當一個劇組預算不高的情況下,要拍一部犯罪電影,沒有爆炸,沒有追車及槍戰場面,能否依然拍得扣人心絃?

  今天聊的這部電影,我想就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了。

  一起警察需爭分奪秒拯救被綁架女子的故事,僅通過一部電話就完成了。

  這樣的效果,在數據來看則是:

  IMDB和豆瓣7.8(好於87% 驚悚片),爛番茄頂到媒體99% V.S.觀衆92%。

  這是一個發生在丹麥警局的故事,故事主角爲報案中心的阿斯格。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部發生在歐洲110裏的犯罪電影。

  《罪人》(丹麥)

  這是一個不能劇透的電影,所以本文將會恪守這一原則,最多就是微量且不影響觀感的劇透:

  被降職到報案中心的警察阿斯格,某天接到一個女子的報案電話。

  一番交流後,阿斯格意識到:女子被綁架了。

  而手上的唯一線索,就是這通報警電話。

  於是,阿斯格必須在報案中心與時間賽跑,想盡一切辦法拯救該名女子。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場景單一的電影。

  我們在片中看到的故事場景,全部侷限在警察局裏。

  故事的內容,就是阿斯格不斷地接打電話。

  可以說,這是一個發生在封閉空間下,觀衆靠着和片中的警察共享信息來獲得情節推動的犯罪片。

  這樣的片子,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罪人》都不算新鮮。

  但在設定上的極端性,或許也就是《活埋》這類電影可以與之相比了。

  做個對比:

  同樣是通過一部電話救人,美隊早年主演的《一線聲機》及香港對其翻拍的《保持通話》,場景是不斷在綁匪和救人者之間變化切換的。

  且過程中還加入了追車戲,動作戲等,場景遠遠不如《罪人》來得單一。

  不僅是場景侷限性高,《罪人》也是阿斯格(雅各布·克德格恩扮演)的獨角戲。

  即使片中出現了阿斯格的幾名同事,也就是充當人肉背景板而已。

  像同類的《恐怖直播》中,我們還能看到高官到演播廳出鏡,炸彈爆炸。

  《狙擊電話亭》裏,再單一也有子彈飛過來,羣衆圍觀等戲份產生戲劇互動。

  這類單一場景裏面添加的元素,我就暫且稱之爲“外援”。

  但在《罪人》裏,這類“外援”被削減到極簡的程度。

  觀衆能看到的,最多就是電腦上的GPS定位系統,電話這些冷冰冰的道具而已。

  一直到最後的高潮部分,本片也依然是通過電話溝通來完成。

  在這樣的極端設定下,本片對於鏡頭調度的要求很高。

  畢竟這是犯罪電影,一個機位擺在那裏讓觀衆看打電話,會磨掉很多觀衆的耐心。

  所以,鏡頭的切換,剪輯,特寫,甚至色彩等的應用,則更多地被要求爲帶動觀衆的情緒。

  這也是本文很難找配圖的原因,因爲圖截來截去,大多都是一個人在打電話。

  這樣的鏡頭情緒,只有看電影才能體會。

  在鏡頭的配合下,由於劇情完全是通過對話來推進的,因此本片的重中之重,則是對話內容的編排。

  加上觀衆從中裏獲取的信息,和阿斯格是同步的。

  因此這有點類似於:我們聽一個人講故事,故事精彩與否,能否讓觀衆在頭腦中製造出畫面感,全憑講故事人的水平。

  這次這個說故事的人,就是導演古斯塔夫·莫勒。

  迄今爲止,導演講的這個故事還是頗爲讓人滿意的。

  除了網站評分外,在還沒頒獎的第31屆歐洲電影獎中,本片已獲得最佳男主及最佳編劇的提名。

  (左起:導演古斯塔夫·莫勒,主演雅各布·克德格恩)

  在這個故事裏,導演設計的情節手法之一,是設立幾道關卡:

  例如一開始,被綁架的女子伊本打進電話的時候,綁架者是在她身邊的。

  那麼,在這個關卡下,阿斯格要如何通過一個電話,解讀出女子伊本被綁架的信息?

  再者,解讀出來後,伊本還需要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溝通辦法,使得在保全伊本安全的情況下,還能得到儘可能多的報案線索。

  其它關卡還包括:

  伊本所處的環境下是無法隨時撥打電話的。

  而警局電話也不能爲伊本一個人所開。

  即使伊本打進電話,也可能遇到接電話的人不再是阿斯格的情況。

  更何況,伊本的位置是實施移動的,這也增加了追蹤的難度。

  這一切,也成爲觀衆要跟着阿斯格一起解決的問題。

  本片的另一個特點還在於:留白。

  在阿斯格調動警力去幫助伊本的時候,我們和阿斯格一樣,都看不到現場。

  這部分內容,觀衆只能通過對話的內容去腦補了。

  這考驗的,就是上述所說,導演講的這個故事能否讓觀衆頭腦裏形成畫面感。

  對我來說,這其中有一個畫面想象起來還挺毛骨悚然的(不是鬧鬼的那種,本片不是鬼片)。

  除此之外,劇情方面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反轉。

  恩,這個我就點到爲止吧,再說就多了。

  而《罪人》的故事,是有兩條故事線的。

  其一是阿斯格拯救伊本。

  第二條,則是阿斯格本人。

  通過被暫時降職的警官阿斯格這個設定,您就能猜出這人的性格,在工作上會碰上包括人際關係在內的問題。

  而這樣的人設,其一成爲他破案的另一個關卡:

  他無法最爲有效地組織這個拯救行動。

  其二則是通過阿斯格被降職的一事再牽出的第二條故事線。

  導演意圖很明顯,意圖拔高本片的立意。

  還是不劇透,只能告訴您:

  伊本和阿斯格這兩條故事線,一開始是獨立且平行的。

  但是在最終,兩條故事線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交集。

  這樣的交集,則呼應了本片的片名:《罪人》。

  簡而言之就是:

  一個錯誤的犯下,能否用一件好事去蓋過?

  原來,片中的罪人是。。。

  反正嘛,不是非黑即白的那種。

  不多說,看了您就知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