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見過這一家六口!他們在淮北火了,都上報紙了,現在居然·······

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丈夫和86歲高齡的蒙城籍父親,妻子和年過古稀的碭山籍養父母,還有一個剛上初中的女兒!

她帶着養父母出嫁!

黃愛玲學歷高,又是在編在職老師,上門提親的人自然很多,但都被一個常人不能接受的條件嚇跑了:帶養父母出嫁!

直到她遇到了劉志強!

隨着他們女兒的誕生,婚後的美滿生活開始了。2008年,劉志強的岳父不慎從二樓跌落下來,右腿粉碎性骨折。劉志強向單位請了假,把家搬到了醫院。爲了全身心照顧重傷老人,他們把剛上小學的愛女交給黃愛玲的同事照看,倆人輪流照顧,寸步不離。背上背下,擦屎刮尿,怕出現褥瘡,劉志強每小時都要爲老人翻身和按摩。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2011年春節,他們回蒙城老家過年時,劉志強的母親突然去世,劉志強痛不欲生,把半身不遂的父親帶回淮北照顧。

老人的雙腿和腳嚴重浮腫,黃愛玲每天堅持幫公公用藥物泡腳,再用雙手揉搓和按摩;經過整整一個冬季的精心護理,老人的腿腳慢慢消腫,恢復了正常。

老人經常不知屙尿,常常剛換了衣褲又髒了,每天需要清洗更換無數次,屎尿也常常粘在黃愛玲手上。

她挑老人喜歡和適合喫的飯菜做,知道老人愛聽京劇,她買了隨身聽,裏面裝滿了京劇。

2012年11月老人患上了腦溢血和老年癡呆,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一日三餐需要一勺一勺地喂,大小便更需他們幫助處理。

劉志強的工作忙,黃愛玲一個人照顧公公,老人雖個頭不高,但體重將近80公斤,黃老師只能先用牀單將老人系在自己身上,再一點點扶着老人的胳膊把他挪到輪椅上。

又過了幾年,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話也說不出了,劉志強毅然決然辭去了工作。那時,正是他事業的關鍵時期——評高級職稱。但他義無反顧,全職照顧老人。

每天爲老人擦身、按摩,在坐便器上安裝充氣墊子,請人幫忙改裝輪椅。終年臥牀的老人得了小範圍的褥瘡,劉志強每天換藥8次,半夜從未間斷。

理髮工具、剃鬚刀、護理牀墊、藥棉、紗布、消毒水、吸痰器、導尿管、躺椅、輪椅、輸液架……劉志強的家既是醫院,又是療養室。

劉志強定期爲老人更換導尿管,觀察尿液的顏色,隨時留意老人的身體狀況的變化;

老人呼吸不暢,劉志強口對口用嘴爲老人吸痰,後來學會了使用吸痰器和呼吸器……就這樣,他們照顧了老人整整6年多的時間!

2000多個日日夜夜啊!

人常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但劉志強真的做到了!

老人去世時高齡93歲,從86到93,6年半的時間,老人一直生活在劉志強家裏。

而他們所做的一切,女兒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他們一直認爲,在孩子的成長中,好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纔是最重要的。

他們的女兒今年上高三,在北京一所知名畫室學習專業美術,成績並非很靠前,但他們認爲自己的女兒很優秀:從小學到初中曾在全市的鋼琴、笛子、繪畫比賽中多次獲獎,兩幅繪畫作品還入選了《中韓兒童書畫作品選》。

他們教育孩子始終堅信一點:做父母,言傳身教,而身教遠遠重於言教!

父母一定要與孩子一起成長,時時刻刻做孩子的榜樣,影響和帶動孩子向上、向善、向美。

他們常常對女兒說:人人都會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永無止境的!將心比心,我們都應該拿出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對待自己的親人,還有那些互不相識的人。

如今的劉志強創辦了閃光年華藝術教育

“哪怕是砸缸賣鐵、變賣所有的的房產,哪怕是血本無歸、頭破血流,我也在所不惜!人生總要在世間留下些什麼。我一不圖錢,二不圖利。金錢和名譽那些虛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都不是我的追求。”

閃光年華!在最燦爛的年紀,閃耀出最真、最善、最美的光彩!

不僅要教會孩子們美術、書法、國畫、舞蹈、跆拳道,而且要讓孩子們的家長都參與進來。

家庭教育學堂,讓家長和孩子產生互動效應,從而促成教育的良性循環,讓美德首先從家庭中釋放開來,讓家長每天從自身言行舉止中潛移默化並教導自己的孩子,那麼教育就會迴歸到教育的本源,教育才會卓有成效,這是劉志強創辦這所學校的根本目的。

閃光年華藝術教育加盟北京著名的教育集團,引進先進而系統的美術知識和記憶思維理念,改變以往傳統的死記硬背的記憶方式,增強孩子們的專注度和提高記憶力,讓孩子們真正做到過目不忘;聯合淮北知名的跆拳道會館和正規舞蹈機構,給孩子們提供專業、科學的訓練方式和方法,讓孩子們少走彎路。

黃愛玲、劉志強家庭獲得的榮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