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已至,這意味着2019年即將畫上一共圓滿的句號。整體過會率88%,遠高於去年同期57%。

對於投行而言,2019無疑是豐收的一年,不僅喜提科創板項目,新三板改革也呼之慾來。

據星礦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共有53家券商實現IPO承銷收入,金額累計達102.47億元。其中前10名共取得63.88億收入,而2018年全年42家投行累計僅取得54.42億元IPO承銷收入。

與2018年全年數據相比,這份榜單變化不少。其中,中信證券由第三登頂至第一,市場份額從8.59%提升至12.90%。另外,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東興證券IPO保薦收入迅速攀升,現身前十榜單。據悉從2017~2018年IPO的整體情況來看,東興證券的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幾乎都在20名開外,長江證券承銷保薦2017年僅名列第43名,2018年末則躍升至第13名。

而中金從冠軍滑落至榜眼,市場份額亦從13.68%下降至8.32%;華泰聯合證券和東吳證券排名相對而言下降較爲猛烈,華泰聯合證券從第二降至第九,市場份額驟降,從11.81%掉至3.98%;東吳證券則從第十滑落至第三十七名,市場份額由3.20%縮減至0.43%。

整體過會率近88%

2019年前11個月,證監會發審委共審覈254家首發企業,其中223家闖關成功,19家次折戟,另有10家取消審覈,2家暫緩表決,過會率爲87.80%,遠高於去年同期的56.67%。

從保薦機構來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佔據審覈公司總家數以及通過家數的前三名,審覈公司總家數分別爲24、23和21;通過家數分別爲22、22和19。另外有8家券商通過數量在10-19之間。

保薦項目過會家數超過10家的券商中,從過會率來看,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民生證券和東興證券通過率最高,均爲100%。

三中一華領跑科創板

今年以來,共有108家企業接受科創板發審委的審閱,其中成功過會的共102家,3家鎩羽而歸,1家暫緩表決。

從保薦機構來看,共8家機構過會數量超過5個,2家超過10個,名列前茅的是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緊隨其後。頭部投行券商三中一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華泰聯合證券)過會數量一共41個,佔比達40%,領跑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共受理企業180家,其中已問詢企業41家,暫緩審議1家,上市委會議通過10家,提交註冊21家,註冊生效68家,中止審覈8家,終止審覈20家。

非科創板過會榜單大洗牌

非科創板方面,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共有146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121家通過(含暫緩後過會1家"國貿股份"),16家未通過,取消審覈8家,暫緩表決1家。

財聯社注意到,2018年全年僅111家公司(當時無科創板)過會,這意味着今年前11個月的非科創板過會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上會項目來看,超過5家的有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等10家,其中廣發證券和中信證券數量最多,均爲10家。

過會項目超5家的有廣發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東興證券和招商證券等7家,分別爲10、10、9、9、8、8、7家。

與2018年全年數據相比,這一座次排名已發生明顯變化,華泰聯合和國金證券已跌出前五,甚至前十。2019年以來,國金證券有4家非科創板項目過會,華泰聯合證券僅有2家。

另從IPO承銷收入來看,今年以來,三中一華不再佔據絕對性優勢,華泰聯合證券IPO承銷收入排名從2018年全年的第二降至第九(前11個月),市場份額驟降,從11.81%掉至3.98%。而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東興證券等中小衆選手則強勢崛起,進入前十榜單。

三中一華領跑科創板

今年以來,共有108家企業接受科創板發審委的審閱,其中成功過會的共102家,3家鎩羽而歸,1家暫緩表決。

從保薦機構來看,共8家機構過會數量超過5個,2家超過10個,名列前茅的是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緊隨其後。頭部投行券商三中一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華泰聯合證券)過會數量一共41個,佔比達40%,領跑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共受理企業180家,其中已問詢企業41家,暫緩審議1家,上市委會議通過10家,提交註冊21家,註冊生效68家,中止審覈8家,終止審覈20家。

非科創板過會榜單大洗牌

非科創板方面,即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共有146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121家通過(含暫緩後過會1家"國貿股份"),16家未通過,取消審覈8家,暫緩表決1家。

財聯社注意到,2018年全年僅111家公司(當時無科創板)過會,這意味着今年前11個月的非科創板過會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上會項目來看,超過5家的有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等10家,其中廣發證券和中信證券數量最多,均爲10家。

過會項目超5家的有廣發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光大證券、東興證券和招商證券等7家,分別爲10、10、9、9、8、8、7家。

與2018年全年數據相比,這一座次排名已發生明顯變化,華泰聯合和國金證券已跌出前五,甚至前十。2019年以來,國金證券有4家非科創板項目過會,華泰聯合證券僅有2家。

另從IPO承銷收入來看,今年以來,三中一華不再佔據絕對性優勢,華泰聯合證券IPO承銷收入排名從2018年全年的第二降至第九(前11個月),市場份額驟降,從11.81%掉至3.98%。而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東興證券等中小衆選手則強勢崛起,進入前十榜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