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重13500斤,知道的人不在少數,不知道的人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也知道了,這是吳承恩在《西遊記》中的設定,可能很少人會去考慮爲什麼金箍棒會重13500斤,就像沒人會在意喫飯的筷子有多重,但這個數字設計出來,確實有它的意義,相信吳承恩在設計這個數字的時候定是下了一番功夫。

《西遊記》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抑道弘佛”,你看那玉皇大帝被猴子怎樣追打,你再看如來佛祖又是如何的隻手遮天,即便是取經的途中都會時不時的出現屬於道家的妖怪,若是結合小說中盛唐的背景,佛教在唐朝時期的發展確實是最鼎盛的時期之一,風頭已經蓋過了本土的道教,西遊記看似在宣揚佛教,但你若讀懂了“13500”的意思,可能就不會這樣想了。

現在網上最普遍的解讀是出自《黃帝內經》中,說人一晝夜的呼吸次數是13500次,與金箍棒的重量正好吻合,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太過巧合,以至於我們通常認爲這不是巧合,金箍棒最初名爲“靈陽棒”,是太上老君鴻蒙初開時以神鐵打造,這個道教第一神怎麼會按照人的一天的呼吸次數來打造?

不過話又說回來,《黃帝內經》本就是基於黃老道家理論建立的中醫書,這又與道家扯上了關係,用道家的東西去保唐僧取佛家的經,已經隱隱透露出《西遊記》似乎並不打算“抑道”,而是佛道之間的一種交流。

從金箍棒被煉製的時候開始,這個神器便已經與道教數字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太少老君九轉鑌鐵煉製,這其中的“九轉”是道教專用術語,是指返還道之根本。

翻閱史書我們會發現,吳承恩生活的明朝極其尊崇道教,這點從朱棣大肆修繕武當山就能看出來,而當時的道教已經分成正一和全真兩派,那個時期正一無疑是爬在全真頭上,更受尊崇。

《仙傳拾遺》中記載過這麼一句話:“以正一三五之法”,也就是說有一個大修得到了“正一三五之法”之後,便有了降妖除魔的本事,據道史記載,太上老君還有一把“三五斬邪雌雄劍”,《周禮》中記述:“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等等。

1、3、5這些數字明顯不是巧合,吳承恩以這些數字配成金箍棒的重量,出處隱含道家真意。

而且在小說開端,孫悟空大鬧地府的時候也提到過一件事,許多人都會將其忽略,但這其實是個大問題,那就是地府每一個鬼魂都有一個編號,孫悟空親自查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魂”字在1350號上,如果說前面的一切都是巧合,那這也是巧合?作者將1、3、5這三個數字貫徹始終,可以說時煞費苦心了。

所以說《西遊記》雖然取的是佛經,修的卻是仙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