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經常聽到一些豬場經營者說某些疫苗經過多次免疫效果不理想,下面談談在進行疫苗免疫接種時要注意的一些細節以供參考。

1、“回溫”

疫苗從冰箱裏取出時,溫度較低,不宜馬上接種,要讓疫苗恢復常溫後才能接種。因爲溫度低的疫苗注射到豬體內後會出現冷應激,刺激局部產生痛感,增加疫苗應激,甚至出現豬隻疼痛休克現象。

2、“冬夏有別”

稀釋好的疫苗在半小時內用完,夏天時氣溫高,稀釋好的疫苗在高溫下放置超過1小時會使疫苗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敗。所以,疫苗免疫時要根據免疫豬羣大小和免疫速度進行分批稀釋疫苗,避免免疫失敗和浪費。

3、“深淺有別”

有些疫苗如口蹄疫、萎縮性鼻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要求頸部深部肌肉注射,接種時選擇合理長度的針頭,落針時以90°垂直注入才能把疫苗打入到深部肌肉層。如果選擇針頭過短或落針時角度偏斜,可能會把疫苗打到脂肪層或結締組織部位,由於這些部位對疫苗吸收能力差,疫苗刺激局部產生髮炎、腫脹、壞死等症狀,導致疫苗免疫效果下降或失敗。同時,局部腫脹壞死也可能造成其它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豬隻的本身價格下降。而有些疫苗或藥物如某些廠家生產的驅蟲藥針劑,一般要求皮下注射纔有效,如果選擇過長的針頭把藥液打到深部肌肉層,則由於藥液被吸收過快而達不到殺滅蟲卵的作用,使驅蟲效果失效。

4、“針頭有別”

要根據豬羣個體大小選擇合適的針頭,如產房哺乳仔豬選擇9#×13針頭,保育舍前期小豬選擇12#×20針頭,保育舍後期小豬選擇12#×25針頭,中豬選擇16#×25針頭,肉大豬、配種前後備種豬、公母豬等選擇16#×38針頭等。

5、“防交叉感染”

針頭要做好消毒,並在消毒前對每個針頭進行仔細檢查,如針尖處是否有鉤絲,若有鉤絲可用磨刀石把鉤絲磨掉,否則不能使用,以免增加被免疫豬隻的應激和感染。且免疫時要及時更換針頭,至少要保證一窩豬一針頭。

6、“健康檢查”

疫苗免疫前,要對將被免疫豬羣進行健康檢查。如果豬羣正在發病或處於疫病潛伏期則不能接種疫苗,需確認豬羣處於健康狀態才能免疫。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豬羣開始發生某種烈性傳染病則必須採取緊急預防接種。

7、“接種前處理”

在疫苗接種前可在豬羣飼料或飲水中添加一些多維、多糖類、電解質等保健產品,能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和降低免疫應激。

8、“接種後處理”

疫苗免疫後,盛裝弱毒疫苗的瓶子或器皿要集中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統一處理,切不可隨處丟。因弱毒疫苗經過豬體的反覆培育後有可能會毒力返強,給豬場帶來潛在疫病感染壓力。

9、“營養很關鍵”

豬羣健康——從營養做起。飼料營養對豬羣健康水平和疫苗免疫效果影響極大,尤其要重視飼料黴菌毒素對豬體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及豬體免疫力的影響,好的飼料營養是疫苗免疫效果的保證。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衆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