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的歷史學家或者歷史學者有時候會睜着眼說一些瞎話給我們,哄騙我們,像宋朝就從來沒有統一過中國,所以,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但在這些人嘴裏或者筆下,宋朝就是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不知是缺乏歷史常識還是本身就那點學識。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宋朝不過是一個南方“多數民族”漢族建立起的割據政權,它怎麼能完全代表中國呢。

我們的歷史學家或者歷史學者有時候會睜着眼說一些瞎話給我們,哄騙我們,像宋朝就從來沒有統一過中國,所以,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但在這些人嘴裏或者筆下,宋朝就是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不知是缺乏歷史常識還是本身就那點學識。同時,又說宋朝比唐朝好,“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但網友們卻說宋朝就是個送朝、慫朝。
宋朝壓根兒就沒統一過中國,代表不了中國
鄧廣銘 漆俠《北大宋史專題課·第一課·宋朝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中華書局,2000年;第4頁)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說“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但秦暉卻說,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從“戲說乾隆”到“胡說雍正”》 )。陳寅恪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
這麼說着說着就把宋朝說成了一個天堂:宋朝時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遼宋金元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
這些話給那些不懂歷史的小孩子聽聽是可以的,誤人子弟的事情我們就不說了,但不禁讓人會發問:怎麼弄了這麼一羣人在研究歷史?讓人臉紅啊。說着說着他們就漏嘴了:李曉說,宋朝立國的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宋朝百姓的“出路”與“活路”》,《文史天地》, 2013年第10期)請問一下,什麼是“外患”?外患的正確答案是宋朝根本就沒有統一過中國,因此,它是不能完全代表中國的,而這些所謂的歷史學家的說法也是立不住腳的。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宋朝不過是一個南方“多數民族”漢族建立起的割據政權,它怎麼能完全代表中國呢?
夏人、契丹人、蒙古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那時候也是一個個獨立政權,經常與宋國經常爆發戰爭。由於他們的入侵,黃河以北、長城以南的原本是漢族地盤的大片地區被佔領,漢族被迫南遷,尤其是到了南宋時期,更是大規模地南遷。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宋,北宋與南宋,當然不能完全代表中國,那些所謂的歷史學家的說法也僅指的是中國南方宋的那點地盤,它不是中國的全部。
宋朝沒有控制西域的以及中國北方能力不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地方武力嚴重不足,中央禁軍卻一度擁有百萬之重,且造成“將不只兵,兵不知將”的窘態,以至於又相續西南兩線失守,西夏大理建國。就剩那點兒地盤了,連早已是中國範圍的幽雲十六州都未收復,當然不能說統一了中國。而它又如何代表了中國?
今天,當我們翻開史書,不難發現北宋北有契丹國、金國等,南有大理國。這分明是多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甚至,於公元916年建立政權的契丹,要早於在960年建立的宋幾十年。我們可以說,這些政權之下的少數民族的組成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家,但總不能說他們不是中國人吧?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別稱有:“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但我們更應該知道,在俄語、古葡萄牙語、古西班牙語,以及中古英語中,整個中國均被稱爲“契丹”。雖說民族的概念並不是國家的概念,但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形成的。正是有了歷史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纔有了我們今天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所以,中國不是宋朝的中國,宋朝也代表不了中國,而那句“宋朝之後無中華、明朝之後無華夏”或者“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人”更是所謂史學家們的無知與私心。在我們的歷史上有過魏、蜀、吳三國,當然也可以有遼、宋、西夏、金四國,甚至可以有遼、宋、西夏、金、元五國。
宋朝根本沒有唐朝好,就是個送朝
網友們說,宋朝就是個送朝,意思很明白;網友們還說,宋朝是個慫朝,意思也很明白。但是,專家們卻不這樣說。他們說:“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爲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爲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267頁;《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261-262頁)因此,宋朝要比唐朝好。
統計的事咱不太懂,真實或者不真實,那些數字和說法是怎麼來的,不多說。說物質。受專家們宋朝“物質文明是空前絕後”、“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的說法,老百姓們跟着說,宋朝那麼弱但是老百姓卻過得比國力強盛的唐朝好。對嗎?對,但要看在什麼情況下對了。因爲,這是一個缺少基本常識也很難有真正科學依據的問題。
一、如果說宋朝老百姓過得比盛唐好強或者好可以肯定的話。那麼,這裏面就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忽略。即是唐朝多有大而宋朝又有多大?唐朝至少有兩個北宋大,南宋更是隻有巴掌那麼大點地方。
第二個問題是:唐朝在什麼地方,而宋朝又在什麼地方?唐朝比宋朝大對吧,那就是說在中國這個地盤上它一定包含宋朝對嗎?唐朝包含宋朝疆域的同時,疆域裏還有沙漠、草原、戈壁等,這些宋朝的疆域裏是不會有的對吧?宋朝在什麼地方?長江以南的適,最適於人類生存的地方。那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也易生娃娃。問題也便在這時出來了,唐管理的地方都是宋朝這樣的好地方嗎?塞外能和江南比?回答是當然不能比。
宋朝之所以在專家門的嘴裏那麼空前絕後、那麼比盛唐好,是因爲宋朝沒有沙漠、草原和戈壁,而沙漠、草原、戈壁上生活的人們,在他們的統計裏是“沒有的”,當然好了。但是,唐朝沙漠、草原和戈壁裏是“有人的”,因此成了“不好的”。這種比法如同我們今天將南方某幾個相對較發達省的GDP,同全國平均水平的GDP相比,是沒有相比性的。要比,只能是將唐朝的與宋朝等同的南方轄區的GDP拿出來,單獨與宋朝比,這樣比才是公平的。但遺憾的是,專家們並沒有專門爲唐朝“統計”出這樣的數據。
因此,專家的話在這裏是立不住腳的,是缺乏“比較常識”的,基本是僞問題。而我想要說的是,喫得好、穿得好並不一定就是好,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比喫得好、穿得好更重要。同時,我想要說的是,宋朝不好!
爲什麼呢?唐朝的皇帝至少沒有把自己的老婆,女兒、妃子、宮女等等,幾千人的隊伍壓給別人“抵債”,眼看着讓別人強姦耍流氓吧?這種事兒,只要是個正常的人都幹不出來,但宋朝的皇帝卻幹了出來,這也是宋朝“精神文明”的登峯造極吧!
公元1126-1127年,中國的歷史上發生了一起標誌性事件——靖康之恥。當時,開封城裏怨聲載道、民是聊生,一些女人因爲不想被金人侮辱採取自殺,另一些女人剛把自己的弄得蓬頭垢面。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官員竟然爲爲搶來的女人梳妝打扮,成車成車地將女人們送往金軍兵營。僅開封府尹徐秉哲一人就將上自嬪御、下及樂戶的五千名婦女送出京城,交付金軍。金軍從這五千名女性中“選收處女三千,餘汰入城”。那些被選走的可憐女人們在一瞬間就淪爲金人的戰利品,被迫更換衣服陪金人飲酒,任其蹂躪,一些人稍有反抗便被斬首示衆。一些婦女因爲懷有身孕,金人甚至令其“聽醫官下胎”。金軍士兵還將一些不從女性用鐵棍捅傷,置於營外,在數日內任其流血而亡。
宋徽宗和宋欽宗爲保全自己使得金人退兵,最終幹出了“抵押”女人的荒唐事。
公元1127年4月1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撤退。宋朝的兩位皇帝被迫脫去龍袍,穿上布衣,監押着向北而行。北行的隊伍中不但有他們的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其中被北宋政府作爲抵押的女人共11725人,共摺合金60萬7千7百錠、白銀258萬3千1百錠。
歷盡侮辱與磨難,宋徽宗和宋欽宗來到了金朝京師會寧府。金人在那裏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命令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後妃、宗室、諸王、駙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袒露上體,到金朝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朱皇后忍受不了如此奇恥大辱,當夜自盡,但宋徽宗和宋欽宗卻因此得到了從來也沒被其他人得到過的封號“昏德公”和“重昏侯”。
所以,我最終想說的是,這個世界如果光把喫飽肚子、穿好衣服就叫過得好,就叫“空前文明”、“高度繁榮”,那可能太沒氣節與品位了。(文/路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