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傑西斯·羅賓遜:澳洲酒的未來,全看中國?

每週六,知味都會發布一篇國際水平的的專業文章,滿足中國資深葡萄酒愛好者的需要。

傑西斯·羅賓遜

Jancis Robinson  

國際著名酒評家

知味特別顧問

知味Jancisrobinson.com官方授權的中文機構。在中國大陸,僅有知味和FT中文網兩家媒體獲得該授權。

中國拯救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命運。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雖然曾被讚譽爲技術嫺熟的創新者和能說會道的銷售員,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產者卻正遭受着嚴重的信任危機。當時,澳大利亞人一直抱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該國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偏偏又趕上澳元匯率強勢——部分原因是當時中國對澳大利亞自然資源那難以饜足的需求。

因爲價格高企,太多澳大利亞葡萄酒無法找到現成的海外市場,而少數主導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與分銷的大公司爲了銷售業績,致使其國內的酒水商店堆滿了打折促銷的商品。這種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上世紀90年代,英國人瘋狂地愛上了澳大利亞葡萄酒,但到了本世紀,英國的葡萄酒愛好者,且不論正確與否,都避開了澳大利亞的大品牌,轉而偏愛其他產區那些更加時髦、手工精釀,間或更偏使用傳統發酵方式的葡萄酒。在英國,澳大利亞葡萄酒更可能出現在超市貨架的底層,而不是出現在名酒酒單上。英國的進口商大量地進口澳大利亞桶裝酒,並在國內進行瓶裝後在超市銷售,攫取了主要的利潤。早在2010年,英國對於澳大利亞桶裝酒的進口量便超過了瓶裝酒。而到了2014年,澳大利亞出口到英國的桶裝酒已經是瓶裝酒的六倍。

許多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商似乎已經放棄了無利可圖的英國市場。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中型家族釀酒企業御蘭堡酒莊(Yalumba)最近剛剛關閉了其1990年於英國建立的一家自有分銷公司Negociants。無獨有偶,御蘭堡在美國的自有分銷公司也難逃厄運。

從量上看,英國也許是最大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市場,但以貨值計算,英國只能屈居第三,遠遠落後於進口量上小得多且在逐漸萎縮的美國市場。

自從2009年以來,美國便成爲了比英國更具價值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市場。那一年,美國市場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需求達到了巔峯,但僅是曇花一現。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裏談到的,像黃尾袋鼠(Yellow Tail)這種格外成功的廉價品牌並沒有給澳大利亞葡萄酒在美國的形象帶來任何幫助,而那些經由羅伯特·帕克背書推薦的酒款也沒有起到什麼正面效果——這些酒價格昂貴不少,但未必能長久地在市場上立足。如今,在澳大利亞塔斯曼海對岸的小國新西蘭,出口美國的葡萄酒在貨值上早已超過了澳大利亞,這更是讓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出口商倍感恥辱。

因此,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一直將精力放在中國市場,而不是歐洲或北美。以貨值計算,出口中國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比出口英國的多出一倍不止,差不多是出口美國的兩倍。相比吝嗇小氣的英國人,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平均每公升價格是出口英國的3.5倍。以進口量計算,中國是目前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場。

與在英國和美國市場的疲軟情勢形成了強烈反差,澳大利亞人早已迅速將自己打造成了中國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葡萄酒市場的第二大葡萄酒供應國。兩家澳大利亞最具主導地位的葡萄酒公司,最近剛剛被美國凱雷集團收購的美譽葡萄酒業(Accolade Wines)和奔富(Penfolds)的品牌持有者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簡稱TWE),都不約而同地將未來寄託於中國,專注開拓中國市場。

中國人早就對TWE的旗艦品牌奔富極盡溢美之詞,這種讚譽就包括他們真的註冊了一個名爲“奔富”的葡萄酒品牌——這一舉動着實極富中國特色。最近,富邑集團的市場部甚至更加肆無忌憚地榨取奔富的品牌價值,推出了包括特別版、限量版、豪華包裝等等噱頭。有人聽說過奔富安瓿瓶(Penfolds Ampoule)嗎?

在五月的香港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 Hong Kong)上,澳大利亞是此次展會的主賓國。同樣是由波爾多商會發起的國際酒展,Vinexpo香港展比在波爾多更加國際化。法國人,尤其是波爾多人,在本世紀最初十年裏一直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但最近他們似乎對澳大利亞人的舉動聽之任之。從進口量上看,中國進口的法國葡萄酒遠超澳大利亞葡萄酒,但出口到中國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每公升平均價格卻要高出前者的三分之一以上。

六月初,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中國路演活動緊隨香港Vinexpo舉行,澳大利亞政府爲包括此次路演在內的多項活動投入了5000萬澳元的資金。參加此次路演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產商在瀋陽、濟南和武漢這三個中國二線城市進行巡迴宣傳。當然還少不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葡萄酒愛好者早就消費了大量的澳大利亞葡萄酒。

和澳大利亞一樣將關注點從英國轉向中國市場的國家還有智利,智利也同樣是一直出口大量桶裝葡萄酒到英國。智利是中國的第三大葡萄酒進口國,按照進口量計算,僅次於法國和澳大利亞。經過談判,智利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可以免除關稅,但澳大利亞從明年開始也將享受這一待遇,大概會因此拉開對智利的優勢。運往中國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中有四分之三是已經裝瓶的,紅葡萄酒的比例達到93%。

怪不得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產商現在小心翼翼地抱持樂觀態度。他們早就看到了將寶全部押注在一個出口市場的危害,但這並沒有阻擋他們在酒莊裏增建美術館、水療中心或高端餐廳,他們想借此在大批湧入澳大利亞觀光的中國遊客身上大撈一筆。

不同尋常地,從瑪格麗特河到獵人谷,廣袤的澳洲大陸上所有的葡萄酒產區都對最近採摘並開始發酵的2018年份讚不絕口。

如果說有什麼隱憂值得關注,那也不是商業方面的,而是氣候上的。澳大利亞不僅長期缺乏優質水源,在氣候變化對葡萄酒生產的影響方面也是首當其衝。葡萄採摘的時間越來越早,而種植面積最多的設拉子(Shiraz)理論上並不喜歡過高的氣溫,霞多麗(chardonnay)也有類似問題,但沒那麼嚴重。雖然葡萄藤會適應環境的變化,但爲了以防萬一,很多深思熟慮的葡萄種植者已經開始引入歐洲炎熱產區的葡萄品種。

有一種觀點認爲,澳大利亞的大型葡萄酒生產商和非主流的自然酒小生產者可謂兩個極端。一邊是爲了追求生產效率,各種高科技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一邊則仍陶醉於自己生產的略顯渾濁、稍微帶泡、高酸和低酒精度葡萄酒。

我向來喜愛最爲優質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其中大多介於以上二者之間。我真心希望,這些釀酒商能在這種紛擾的大環境中釀出些真正爲我們所愛的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酒兩巨頭

下面列舉了美譽和富邑這兩大澳大利亞葡萄酒集團旗下的知名品牌,此外他們也都在加州擁有一些葡萄酒品牌。

美譽葡萄酒業

Accolade Wines

Hardys

St Hallett

Grant Burge

Petaluma

Knappstein

Stonier

Tatachilla

Houghton

Banrock Station

精品推薦:Houghton, Jack Mann Cabernet Sauvignon 2015, Frankland River

物美價廉之選:Petaluma, Hanlin Hill Riesling 2016, Clare Valley

富邑葡萄酒集團

Treasury Wine Estates

Penfolds

Lindemans

Rosemount

Wolf Blass

Wynns Coonawarra Estate

Coldstream Hills

Annie's Lane

Devil's Lair

Rawson's Retreat

精品推薦:Penfolds Grange 2012, South Australia

物美價廉之選:Wynns Estate Cabernet Sauvignon 2014, Coonawarra

※ 本文英文原文標題< Australia looks north >,發佈於2018年6月。知味在發佈時略有修改。查看英文原文,請點擊閱讀原文

翻譯 | 李同洲

校對 | 王亦傑

© 知味葡萄酒雜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