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民政部出臺《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日前,民政部出臺《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慈善組織在確保年度慈善活動支出符合法定要求和捐贈財產及時足額撥付的前提下,可以開展投資活動,重大投資方案應當經決策機構組成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投資取得的收益應當全部用於慈善目的。

慈善組織直接進行股權投資的,被投資方的經營範圍應當與慈善組織的宗旨和業務範圍相關。慈善組織接受的政府資助的財產和捐贈協議約定不得投資的財產,不得用於投資。慈善組織不得進行直接買賣股票,直接購買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投資人身保險產品,以投資名義向個人、企業提供借款等投資活動。不得利用關聯關係損害慈善組織利益。

慈善組織應當爲投資活動建立專項檔案,檔案的保存時間不少於20年。慈善組織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不得在慈善組織投資的企業兼職或者領取報酬,在開展投資活動時有違法違規行爲,致使慈善組織財產損失的,相關人員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民政部:全面排查慈善醫療救助活動

10月17日,民政部發布《關於加強慈善醫療救助活動監管的通知》。《通知》提到,近期個別醫療機構、企業或者個人通過慈善組織設立了“愛心基金”,以免費醫療救助的名義誘導患者到基金“合作”、“定點”、“指定”的醫院進行治療並收取高額費用,名爲慈善救助實爲謀取私利,給本來就因大病而遇到困難的患者家庭帶來更大傷害。這種行爲違背公益慈善宗旨和非營利目的,損害了人民羣衆的利益,必須予以制止和清理。這種行爲必須予以制止和清理。

《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在日常監管中加大監管力度,對登記的慈善組織開展的以公益、慈善、救助爲名,涉及醫療、衛生、健康的活動進行全面排查,防控風險,特別是對於指定合作醫療機構、企業或者個人的,要重點排查。

民政部還要求依法查處以慈善醫療救助名義開展的非法營利活動。對於慈善組織開展名爲慈善醫療救助,實爲推銷特定醫療機構、企業服務或者產品的,特別是引誘、迫使患者家庭以明顯高於公允價值的價格購買醫療服務或者產品的,一經發現要堅決查處。

根據《通知》,各級民政部門要引導慈善組織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加強對專項基金的管理監督。慈善組織開展慈善醫療救助活動,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合作醫療機構的資質、醫療水平、費用價格、社會評價等進行全面評估,及時完整公開活動相關信息和溝通反饋渠道,明確慈善醫療救助對象範圍、資助內容和資助標準等。此外,各級民政部門對慈善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扶老、救孤、助殘、助學等活動時涉及到的類似問題也要高度重視,加強研判,防範風險。

地方速遞

廣東:機關事業單位可吸收社會組織優才

目前,廣東省正在制定《廣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探索用立法形式爲人才事業發展提供法制保障。該條例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制定具體措施,吸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的優秀人才進入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

北京:首箇中國志願服務青少年實訓基地成立

10月30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聯合建設的首個“中國志願服務青少年實訓基地”在京揭牌。該基地主要圍繞青少年參與的志願服務項目,結合青少年年齡特點、不同興趣愛好,安排專業志願培訓與實踐活動。同時,基地還將開展青少年志願服務實訓研究。

浙江省首屆慈善愛心榜發佈

10月29日,由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等共同主辦的首屆浙江慈善愛心榜在杭州發佈。獎項包括“十大慈善之星”、“十大傑出義工”、“十大慈善項目”。現場還揭曉了首屆浙江省優秀慈善微電影大賽獲獎名單。

安徽:朋友圈裏求助信息或將被提示“有風險”

近日,《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草案)》中明確,個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及網絡提供服務者、電信運營商發佈求助信息的,發佈平臺應當向公衆進行風險防範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屬於慈善公開募捐信息,真實性由信息發佈個人負責。

行業動態

中國善城大會在廣州召開

11月5日-6日,中國善城大會暨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發佈會在廣州召開。大會以“創造美好生活,共建慈善城市”爲主題,來自國內50個城市的政府部門領導、慈善組織代表、專家學者、愛心企業家等近150人濟濟一堂,圍繞“構建城市慈善新生態”和“助力脫貧攻堅”等議題展開探討和交流;論壇發佈了《創建慈善城市·廣州行動》,並正式啓動“慈善城市發展研究基地”,加強了東、中、西部城市慈善事業的緊密聯繫與合作,推動了各地慈善資源的共享互補。

本次會議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廣州市民政局主辦,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陝西省慈善聯合會、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廣州市慈善會等24家單位聯合主辦。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陳昌智,司法部原副部長、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理事長張彥珍,中國僑聯顧問、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喬衛,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孟志強、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聶元松、廣州市副市長馬文田等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劉福清對會議進行總結髮言。

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揭曉

11月5日,中國慈善聯合會發佈了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間,我國城市慈善事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其中,北京、廣州、深圳、上海、蘇州、南京、無錫、寧波、成都、長沙等城市的綜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本屆指數從社會捐贈、志願服務、社會組織、政府支持四個方面和“結構”、“規模”、“貢獻”、“可持續性”四個維度,對我國221個樣本城市在2016年至2017年間的公益慈善事業進行了分析。樣本城市遍及26個省份,覆蓋人口達6.35億。

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清華大學22億元

10月22日,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宣佈未來10年內將向清華大學捐資22億元,用於支持其基礎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這是中國大學歷史上接收的最大一筆捐款。

三大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發佈自律公約 求助人需公開財產

10月19日,我國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聯合發佈自律倡議書,簽署自律公約。根據自律公約,原則上單次求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求助人對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要真實、全面、客觀地進行說明(主要是工資收入、房產、車輛、金融資產、醫療保險等信息)。

《西湖宣言》發佈 助力長三角慈善一體化

10月30日,第五屆“西湖論善”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代表性慈善組織共同發佈了長三角慈善一體化《西湖宣言》,未來大家將建立慈善合作機制,形成滬、蘇、浙、皖慈善資源互補共享,促使長三角地區慈善資源配置更加充分和高效。在慈善項目上,將重點在科技慈善、藝術慈善、自然保護、社區養老、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展一些示範項目。另外,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慈善文化發展研究院也在論壇上宣佈成立。

馬化騰等設立“科學探索獎” 騰訊基金會投10億啓動資金

11月9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等科學家,共同發起設立“科學探索獎”。騰訊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啓動資金資助該獎項。科學探索獎每年將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九大領域,遴選出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每年獲得6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

中國社會組織評估十週年高峯論壇在京召開

10月25日,由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主辦的中國社會組織評估十週年高峯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新時代社會組織評估創新與發展”爲主題,來自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的代表分別就社會組織評估對自身的發展和樹立公衆形象所起到的作用做了主題發言,併爲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出謀劃策。

2018國際減貧與發展國際論壇暨扶貧志願服務論壇舉行

10月17日,由國務院扶貧辦主辦,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指導,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承辦的扶貧志願服務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公益慈善機構、諮詢服務機構、高校和企業的十多名志願服務領域專家出席論壇,根據中國的專業志願者的發展歷程及目前的現狀,總結經驗及方法,並給予建設性意見。

抖音、今日頭條發起“聲量計劃”傳播公益項目

10月29日,抖音與今日頭條發起“聲量計劃”,爲公益組織傳播公益項目提供流量支持和技術層面指導,讓公益項目得以更加直觀、簡潔、鮮活的形式進行展現,並幫助公益組織更好地找到受助對象、進行精準傳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等五家全國公募性基金會成爲聲量計劃的首批合作伙伴。

餘彭年慈善基金會累計捐款62億

日前,餘彭年慈善基金會在京與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簽署捐贈協議,爲萬千大學生打造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除了關注教育領域,餘彭年早在2003年還啓動了“彭年光明行動”計劃,十多年來免費爲中西部地區的45萬名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了手術。迄今餘彭年已累計捐款62億元,更在2006年至2010年連續五次蟬聯胡潤中國慈善榜榜首。

聯想基金會正式成立

10月22日,聯想成立 “Lenovo Foundation”聯想基金會,致力於讓全球多元民族及少數族裔獲得更多的STEM教育機會。基金會將通過志願服務、產品捐贈,以及與相關組織加強合作並提供財務支持等方式回饋社會。

螞蟻森林“線上種樹”獲國家認可

10月23日,螞蟻金服與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綠化基金會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簽署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着螞蟻森林用戶“線上種樹”,被正式認可爲公民法定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之一。兩年前,“螞蟻森林”公益活動上線,用戶綠色出行、網絡購票等行爲節省的碳排放量將被計算爲“能量”,用於在手機裏養大一棵棵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就會種下一棵真樹。截至今年5月底,螞蟻森林用戶已超3.5億,累計種植真樹逾5500萬棵。

中國兒基會首列復興號“愛的專列”從上海首發

10月24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華鐵傳媒在上海推出首列復興號兒童公益宣傳“愛的專列”。車廂內全部平面廣告用於展示兒基會項目,包括關注兒童教育的“春蕾計劃”、守護兒童安全的“安康計劃”等。這趟專列定員1200人,未來將往返京滬間。

《2018中國高淨值人羣公益行爲白皮書》發佈

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8中國高淨值人羣公益行爲白皮書》。報告顯示, 90%的高淨值人羣表示願意選擇互聯網進行公益活動, 騰訊公益(48%)、螞蟻金服公益(37%)、淘寶公益(28%)是中國高淨值人羣使用過的互聯網募捐平臺前三位。

芭莎明星慈善夜爲愛堅守16年

日前,2018年芭莎明星慈善夜在京舉行,共籌得善款3089萬餘元,將全部捐給由思源•芭莎公益慈善基金髮起的“芭莎•課後一小時”項目,爲我國農村寄宿小學改造藝術教室、設計藝術以及科技等相關課程以及進行教師培訓。

王石獲頒2018“亞洲創變者”大獎

北京時間10月10日上午,亞洲協會第五屆“創變者”獲獎名單在美國紐約揭曉,著名企業家王石憑藉對環保慈善事業的貢獻而獲獎。他曾三次率領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企業家聯盟(C Team)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並領導萬科公益基金會在2017年向慈善事業捐贈超過1500萬美元。

慈善行業10月主要統計數據

根據民政部“慈善中國”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共認定和登記慈善組織4998家,其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有1360家;民政部認定和登記的慈善組織共164家,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78家。

全國慈善信託共備案110件,信託財產總規模爲16.61億元。

另據公安部“境外非政府組織辦事服務平臺”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我國境內已經設立的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機構共計426個,已備案的臨時活動累計1145個。

機構動態

中慈聯繼續深入開展“善行羅霄山”脫貧攻堅聯合行動

近來,中國慈善聯合會繼續以江西省遂川、蓮花兩縣爲重點,號召和發動會員,爲建檔立卡戶做實事,解難題。其中,傳化慈善基金會捐贈遂川、興國、石城三縣建設230所村衛生室。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捐贈遂川、蓮花兩縣共17輛救護車。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捐資修建蓮花縣九祖祠,用於該社區開展文化活動。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向遂川圖書館捐贈300套科普類圖書。此外,姚基金籃球季今年首次設立江西賽區,並派遣支教志願者前往遂川、蓮花等地的12所學校教授體育課,同時捐贈籃球器材等硬件設施。

企業慈善

吉利:以慈善之心 做良心企業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長期以來積極開展公益項目,十餘年來投入逾8億元。

捐資助學——2006年,吉利董事長李書福發起設立“浙江省李書福資助教育基金會”(現已更名爲浙江省李書福公益基金會)。基金會於2014年啓動了“綠跑道”鄉村少年體育夢想計劃,先後向13所小學捐贈了體育基礎設施器材;2016年至2017年共投入近5000萬元,幫扶貧困學生7726人次。

健康扶貧——2013年起,吉利連續6年攜手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先後向西部貧困地區捐贈165臺吉利SUV車,作爲農村醫療巡診專用車。

精準扶貧——2016年,吉利啓動“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在全國9省17個區域進行扶貧,截至目前已投入資金逾3.5億元,幫扶建檔立卡戶家庭超過13000戶,幫助3705人實現就業。

藍光發展:助力涼山彝區教育扶貧

日前,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涼山州教育局等在西昌市簽訂捐贈協議,計劃3年累計投入上千萬元,在彝族自治州開展“一村一幼”教育扶貧項目,實現“老師有動力、教師有儲備、孩子喫飽飯”的目標。截至目前,藍光發展已持續開展數十項公益項目,覆蓋助學、賑災、扶貧、助孤等多個領域,累計捐款逾3億元,捐贈藥品物資價值超過4000萬元,在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援建中、小學校30餘所。

慈善榜樣

許家印

許家印於1996年創立恒大集團,他與公司積極投身慈善公益,參與脫貧攻堅,已累計爲民生、扶貧、教育等公益事業捐款近110億元。恒大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全國政協鼓勵支持下,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結對幫扶畢節市大方縣,無償投入30億元,計劃到2018年底實現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017年5月3日起,恒大集團又將幫扶對象的範圍擴大到畢節市其他六縣三區的幫扶工作,增加無償投入80億元,計劃到2020年幫助畢節全市1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截至目前,恒大已捐贈到位60億元扶貧資金,其中定向捐贈給大方縣的30億資金全部到位;已幫扶30.67萬人初步脫貧,其中大方縣12.73萬人初步脫貧。

“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項目

2008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百勝中國,聯合發起了“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項目。該項目以百勝集團旗下餐廳的員工向消費者勸捐的形式,倡議大家一人捐一元錢,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活動開展10年來,有超過1億的人次參與捐贈,捐款總額1.7億多元。截至2017年9月底,項目累計爲27.4萬人次的小學生提供了超過3730萬份營養加餐,併爲840餘所學校援建了愛心廚房設備。2018年,該項目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活動預告

第三屆中國慈善文化論壇11月20日將在北京舉行!

由中國慈善聯合會、敦和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慈善文化論壇即將於11月20日在北京舉行。來自慈善界、學界的嘉賓包括陳越光、梁其姿、秦暉、何日生、竇瑞剛、李勁、陳行甲等,將圍繞“中國慈善文化的演變與傳承”議題展開探討交流。論壇分爲主旨發言、深度對話、觀點評論等環節,並將發佈《2018年慈善文化事件報告》。

國際觀察

歐盟議會:2021年起禁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歐盟議會近日批准從2021年起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以遏制日益嚴重的塑料廢棄物對海洋和生態環境的污染。一次性塑料製品包括一次性餐具、棉籤、吸管等,這些用品將由紙、秸稈或可重複使用的硬塑料替代。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去世:一生捐贈逾20億美元

當地時間10月15日下午,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在西雅圖因病去世,享年65歲。他一生中爲科學、教育和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等捐贈了逾20億美元。

慈善之星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

多年來,愛爾眼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致力於防盲治盲、眼病義診、眼健康教育等公益慈善事業並取得顯著成效,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截至目前,愛爾眼科已捐贈逾3億元,此外還利用自身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260餘家眼科醫院的平臺優勢,開展各類眼科公益行動,包括面向青少年的近視防控計劃,以及面向角膜盲症、白內障、先天性小兒青光眼、眼底病等患者的救助計劃。迄今爲止,愛爾眼科已爲貧困眼病患者免費實施20多萬臺手術,惠及人數達2000萬人次。

捐贈排行

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研究部監測,本月(2018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共採集全國大額捐贈257筆,款物合計約23.89億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捐贈57筆,合計21.41億元,佔比89.62%;100萬元以上的捐贈共146筆,合計23.58億元,佔比98.69%。本月大額捐贈涉及9個領域,教育、扶貧與發展、慈善事業發展位列前三。

(注:所有捐贈數據採集自主流網站及“兩微一端”等公開信息渠道,大額捐贈爲單筆金額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捐贈,捐贈數據中包含實際捐贈及承諾捐贈,貨幣捐贈中包含現金及有價證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