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装置集成了催化电极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阳光激发后可以产生电能:电流流向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Lou说:“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利用储存的化学燃料——你可以把氢、氧产物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再用燃料电池等模块,将燃料转化为电能。


可将水分解成氢燃料的低成本装置,或能提供永久能源

研究人员开发的集成型太阳能催化剂的结构。在阳光下,这种催化剂可以直接浸入水中生产燃料。

《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近日发文称,美国莱斯大学的材料学家Jun Lou等开发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催化装置,可以将水分解成氢燃料。该装置集成了催化电极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阳光激发后可以产生电能:电流流向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氢的效率高达6.7%。

这类型的催化反应并不新鲜,但Lou的团队将钙钛矿层和电极封装成了一个单独的模块。Lou介绍说,集成模块不仅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燃料工厂,还能简易地批量生产。他说:“集成催化模块的概念和人工叶片大体相似。它能将阳光转化为电能,驱动电化学反应。水和阳光是获取化学燃料的丰富原料。”

钙钛矿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晶体,能够吸收阳光。目前,最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5%。然而,这种材料很昂贵,而且容易受到光、湿度和热量的影响。

Lou解释说:“我的同事Jia Liang用碳等元素替代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昂贵的铂。这降低了商业化的准入门槛。类似的集成设备能脱离外部电源,创造出可持续系统,因此在燃料行业有很光明的应用前景。”

Liang补充说:“钙钛矿可能还不是关键成分。包裹钙钛矿的聚合物或许更加重要。我们用舍林薄膜封装了钙钛矿层,简化了系统的结构。舍林薄膜不仅具有透光性和保护作用,还能在电池和电极之间起到绝缘作用。”

这是一种巧妙的设计思路,它使系统具备了循环特征。Lou说:“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利用储存的化学燃料——你可以把氢、氧产物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再用燃料电池等模块,将燃料转化为电能。”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改进封装技术以及太阳能电池性能,以提高模块效率。

原创编译:德克斯特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期刊编号:1936-0851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0-05-water-splitting-module-source-perpetual-energy.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