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唐诗、宋词两座文化丰碑之后,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文字形式,或文字游戏流传在坊间。最常见的莫过于“一个音符诗”“超长对联”等。

从形式上讲,这些作品都超出了常规的思考范畴,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很具有“创意”;从内容来讲,一般也都富有深意,尤其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基本上也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唐诗、宋词、汉赋比起来,毫不逊色。

今天作者就集中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上的“神文”,看看奇妙的文字,能演绎出如何的精彩?

一字诗

“一字诗”是一种含有某种文字游戏成份的诗歌。“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一字诗》中用了多个“一”字,真是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清·陈沆·《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清·何佩玉·《一字诗》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纪晓岚·《一字诗》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明·唐伯虎·《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

一个音符诗

一个音符的诗,作为文字游戏,更是境界高超,不是一般人能写出了。这样的作品,除了作者要有很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另外还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妙手偶得。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施氏食狮史》,是我国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的设限作品。全文共九十一字(连标题九十六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

近代·赵元任·《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长联(字数较多)

楹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一般由相互对仗的“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 “长联”是对联里字数较多,对仗工整,难度较大的一种对联形式,在历史上清朝时期,出现了很多长联,尤其是四川清代才子钟云舫题江津临江楼长联,全联1612字,创出了对联字数之最。关于长联,不一而足,下边作者只选录最经典长联。

清·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现代·吕世军·湖南桃花源风景区桃川宫楹联

上联:

谁说桃花轻薄?看灼灼其华,为多少佳人赠色。滴清清玉露,羡万株艳蕾流霞。无何春去莫飞,终究鸾枝坠果。于是平仲设谋,东方窃窦,王母宴宾,刘郎题句。况核仁制药,能疗痼疾佐歧黄;条干充刀,可借印符驱厉鬼,准握天机珍丽质,也知季节让群芳。寄言秋菊冬梅,慎勿盲从徒毒友。

下联:

我夸福地妖娆,眺青青之岭,添哪些琼阁浮云。有濯濯明湖,收十里嘉林入画。似新尘消宇净,因恩驾鹤凌空。难怪闻山揽胜,高举怡情,秦村访友,碑院挥毫。若清节复生,定唤渔夫回绝境;灵均再世,必歌今日过前朝。莫悲红雨落幽溪,又续风骚垂奕叶,方信凡夫俗子,不须羽化亦登仙。

数字情诗

说到数字情诗,很多情窦初开的少年才俊,很多人都写过这样的诗。但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一段故事,卓文君写的那首数字情诗,堪称经典。

话说,当时司马相如在京城做官,时间久了以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有了弃妻纳妾之意。他不好意思明说,就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信中总共只有13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已经知道司马相如已对自己“无意”的暗示,于是就回了一首《怨郎诗》。

汉·卓文君·《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挫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蜡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以上列举只是很小部分,不一而足。读者们,你们看后有什么感触或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赏经典诗词,观诸类文化,请关注【文史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