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史记》,早先的张禄并不叫张禄,而是叫做范雎,他也并不是秦国人,而是秦国的邻国魏国人,年轻时的张禄(哦,不对,应该是范雎)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府中做侍从,按理说,兢兢业业的范先生应该此刻最好的理想就是努力工作早日得到须老板的赏识,然后能混个编制。但天不遂人愿,有一次范先生随须老板出差齐国,齐国国君看中了范先生的口才,于是单独给范先生送了好多礼物(黄金美食不计其数),小心谨慎的范雎万般推辞,最后辞掉黄金,收下美食才作罢,但即使这样还是被须贾猜忌,回国后,须贾便向魏国公子魏齐进馋,怀疑范雎把魏国的一些秘密卖给了齐国,不然齐国国君为什么会无故给他送礼呢。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给我们的印象是,凡事能做大事的人,肚量都非常的大。其实不然,《史记》中就曾记载着这样一个人,此人非常小肚鸡肠,什么事都能给人记在心里,然后伺机报复。因为他的事迹,甚至产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睚眦必报。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张禄。
张禄一生最有成就的就是为秦国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国策,为秦国蚕食邻国领土,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别看张禄这么丰功伟绩,其实这个人非常有趣,从心态上来说,他完全就是一个屌丝心态,鸡毛蒜皮的事都能引起他的嫉恨,出生也不高贵,按理说他这样心胸的人应该就是整天忙着掐架,攀比和装逼的事上去了。为何会有如此雄心,让其‘居其位,正其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从张禄整个人生轨迹来看,一起去发现为什么历史会给我们呈现这样一个奇葩的大丞相张禄。
根据《史记》,早先的张禄并不叫张禄,而是叫做范雎,他也并不是秦国人,而是秦国的邻国魏国人,年轻时的张禄(哦,不对,应该是范雎)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府中做侍从,按理说,兢兢业业的范先生应该此刻最好的理想就是努力工作早日得到须老板的赏识,然后能混个编制。但天不遂人愿,有一次范先生随须老板出差齐国,齐国国君看中了范先生的口才,于是单独给范先生送了好多礼物(黄金美食不计其数),小心谨慎的范雎万般推辞,最后辞掉黄金,收下美食才作罢,但即使这样还是被须贾猜忌,回国后,须贾便向魏国公子魏齐进馋,怀疑范雎把魏国的一些秘密卖给了齐国,不然齐国国君为什么会无故给他送礼呢。魏公子勃然大怒,随即将范雎抓来一顿毒打,打的范雎是肋折齿落,昏死过去,然后魏齐让人将范雎用烂席子卷起来,扔进厕所,任人撒尿凌辱。奄奄一息的范雎央求看守救他一命并许诺日后重谢。随后看守向魏齐谎称范雎已死并建议将其扔掉,喝醉酒的魏齐没有怀疑就同意了。劫后余生的范雎随后便隐姓改名为张禄偷偷跑到了秦国,随后经过一系列的机智操作,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加官晋爵,进而拜相,走上了人生巅峰。
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国力强盛的大秦要扩张领土,首当其冲的便是魏国和韩国,得知秦国要攻打自己的消息后,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来游说,此时的张禄虽然出名,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范雎,须贾当然更不会知道到了,听说须贾到来的消息,范雎便化装得破破烂烂到须贾的客馆,见到了须贾。须贾非常震惊,死了的范雎居然还活着,便邀范雎一同进食,看范雎穿的破烂,也生出了同情之心,毕竟是自己害得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于是便送给范雎一些衣服。范雎了解到须贾想见张禄,便向须贾说自己的主人和张禄相交,自己平时也是可以见到张禄的,可以为须贾引见,须贾看着范雎落魄的样子,心里不免觉得好笑,认为范雎大话说过头,便想为难范雎,便说,我的车轴断了,马儿也病了,没有四匹马的大车,我是不出门的,范雎说我替你向主人借来四匹马的大车吧。
范睢回去弄来四匹马拉的大车,并亲自给须贾驾车,直进了秦国相府。然后让须贾在门外等着,他进去通报一声,‘於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乃见之’,正是‘大张旗鼓’的等着须贾,须贾见到变成秦国丞相的范雎,还如此阵仗,顿时吓得屁滚尿流,慌忙认罪。范雎本来想杀掉须贾,由于须贾之前送了范雎衣服的原因,感觉他还是念了点旧情,就放了他一马,然后让他回去传话给魏国,让他们把魏国公子魏齐的脑袋拿来谢罪。
魏公子魏齐迫于秦国的压力,选择了出逃,但是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复仇的命运。范雎就是这样的人,为了报仇,哪怕你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让你付出代价,不仅仅是大仇如此,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的,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这就是范雎,不一样的‘小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