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宮崎駿、北野武、山田洋次、巖井俊二、是枝裕和、黑澤清、園子溫、三池崇史等等導演的作品,收割了一批批影迷的心。平成頭兩年,日本旬報、日本電影學院獎均把最佳導演頒給了執導《黑雨》的今村昌平。

原標題:日影30年,平成導演圖譜

“令和”年號一出,預示着揮手告別日本平成年代的日子進入倒計時。

屬於平成年代的31個年頭(1989年1月8日至2019年4月30日)裏,伴隨着日本經濟泡沫式的蔓延,由昭和年代(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的極盛奮進轉入過勞疲軟。

電影行業也從大製片廠體制的穩定、新浪潮時期(50年代末至80年代)的美學潮湧,進入結構更爲鬆散、表達私化的獨立製作階段。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不少的電影創作者越發內觀自我,票房多由動畫電影、熱播電視劇集的劇場版以及海外電影收割。看似是日本電影市場走頹的平成年代,卻是日影在東亞圈廣泛走紅的重要時期。宮崎駿、北野武、山田洋次、巖井俊二、是枝裕和、黑澤清、園子溫、三池崇史等等導演的作品,收割了一批批影迷的心。

幾乎可以說,這些導演的作品勾連起了整個平成歲月。隨意翻開每位導演的作品合集,平成時代的故事和氣味便經由影像流淌。

本篇文章試圖將活躍在平成年代的導演們分門別類,用導演來標註電影風景。鑑於31年中電影以及電影人的繁雜無章,若有未提及的電影人歡迎補充。

從昭和至平成,他們從未懈怠

跨入平成年代後,黑澤明已進入創作的最後階段。1993年《嫋嫋夕陽情》是他的告別之作,五年後,他也離開人世。而有着日本新浪潮三劍客之稱,影像風格大膽肆意的大島渚、筱田正浩和吉田喜重,於平成年代創作的作品不多。較爲知名的是大島渚的《御法度》和筱田正浩的《少年時代》。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大林宣彥 新藤兼人 市川菎 降旗康男

有選擇半隱退的,就有選擇躬身在攝影機前,不到生命最後一刻,不會放棄拍攝的老牌導演們。

比如89歲時還在拍片的市川崑;100歲時推出《一封明信片》的新藤兼人;2018年80歲時,憑《花筐》拿下電影旬報最佳導演的大林宣彥、曾與高倉健屬黃金搭檔,如今85歲的降旗康男以及若松孝二、熊井啓、鈴木清順等等。

他們當中還有兩位讓人津津樂道,一位是在90年代末再一次拿下戛納金棕櫚的今村昌平;一位是仍在創作中的庶民劇大師三田洋次。

今村昌平

日本人的原罪與情慾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今村昌平

平成頭兩年,日本旬報、日本電影學院獎均把最佳導演頒給了執導《黑雨》的今村昌平。彼時,今村昌平已經73歲。8年後,他又憑藉《鰻魚》拿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5年後他再次因《赤橋下的暖流》入圍金棕櫚。

師從小津安二郎的今村,發跡於日本新浪潮時期,他的作品裏常寫日本人的原罪和情慾。這是他一以貫之的表達。

今村對平成年代的重要貢獻還在於,他和佐藤忠男一道創立了日本第一所電影院校:橫濱放送映畫學校。三池崇史、李相日、新藤風等平成年代成名的導演畢業於此。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鰻魚》與《赤橋下的暖流》

代際的傳承也在今村身上體現。今村的愛徒原一男被稱爲“鬼才”紀錄片導演。和今村一樣,他的作品常反映社會暗部。1994年,他拍攝的紀錄片《全身小說家》問鼎當年旬報十佳第一位。

山田洋次

在平成的歲月裏,懷念昭和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山田洋次

2019年,88歲的山田洋次將要重啓“寅次郎故事”的第50集。這套從60年代一部一部拍至至90年代的庶民喜劇物語,有着對昭和時代、對小人物情感和家庭的細膩展現和重視。

山田洋次一直沿着此種路線,進入平成年代後的《兒子》、《弟弟》、《小小的家》、《東京家族》以及《家族之苦》系列,無不是將過往的情結照拂近當代的家庭故事裏。

閃現着此種昭和光輝的作品,成爲平成年代電影中的一個分支,類似的創作還有很多。比如還有山崎貴導演的《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系列以及松岡錠司執導的《東京塔》等。

日本新電影運動:平成年代的電影巨匠們

1985年,首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在日本舉辦。當時吸引了上萬名觀衆。一批新導演藉此機會登場,例如相米慎二、小慄康平、森田芳光、中原俊、大林一樹等,他們的出現帶動了日本新電影的發展。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相米慎二、森田芳光、三谷幸喜、小慄康平代表作

同時80年代中後期開始,電視人轉入電影屆變得稀鬆平常起來。北野武從小熒幕裏的相聲演員到大銀幕裏的男演員,而後1989年憑藉導演《兇暴的男人》正式成爲電影導演。

三谷幸喜因作爲電視劇集《世界奇妙物語》的編劇而著名,1991年與中原俊共同執導《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成爲導演。還有電視紀錄片導演出身的是枝裕和、早年電視劇舞臺劇演員竹中直人以及曾不滿電影屆束縛畢業後一度投身電視業的巖井俊二等。

正是這一羣曾遊走在電影導演之外,後嘗試影像突破的一羣電影人,被冠上“日本新電影運動”稱號。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全世界受矚目,成爲平成年代日本電影的世界性符號。

北野武

這個面癱的男人,日本電影復興的旗手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北野武 《花火》

1997年,戛納把金棕櫚給了今村昌平;威尼斯把金獅獎給了北野武的《花火》。北野武成了平成年代第一個拿下歐洲三大獎的導演。幾年後,他又因《座頭市》拿下威尼斯最佳導演獎。外媒將他與黑澤明對比,北野武成爲另一個日本電影不滅的象徵。

北野武敢於剖析自我,曾相繼推出《雙面北野武》和《導演萬歲!》。他是個全才,在當代日本電影中的作用是多面的。他是國際導演,也是出色的演員、編劇、剪輯。他那張面癱的臉,本就是北野武這個獨立作者最強烈的標識。

巖井俊二

所有人都曾沉溺過的青春

《情書》、《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燕尾蝶》、《四月物語》等,巖井俊二鏡頭下不管是殘酷的青春還是失落的青春,都因他影像的清新獨特、情感的豐富細膩而獨立於他人。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巖井俊二

巖井俊二的筆觸通常是哀而不傷的。近兩年,他一直與中國、韓國團隊合作,試圖打通東亞國家的情感共同性。日本導演來中國拍片也不止於他,還有常被拿來與巖井俊二對比的行定勳,還有拍出《入殮師》的瀧田洋二郎等。

是枝裕和

平成年代最後的尊嚴

2018年5月,《小偷家族》拿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算是爲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儘管有不少人更傾向於把是枝裕和早年的創作,比如《幻之光》看做他最好的作品。但是枝裕和在全世界範圍內獲得成功,依靠的是2010年後近期不斷創作而出的積累,影片裏呈現出的是對社會人情、對家庭羈絆的透徹觀察。

近四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更是三次將最佳導演頒給他。同時,在當下沒有哪一位日本導演能如是枝裕和這般在中國受到影迷的熱烈擁躉。“是枝旋風”還在繼續中。

“自主映畫”:獨立製片的好年華

日本新電影能前進發展,與獨立製作的興起有很大關係。其中,在80年代火熱起來的PIA電影節(匹亞電影節)爲製片廠體制崩潰後的、需要拍攝第一部影片的新導演提供幫助,“自己去拍,自主映畫”迎來歷史性高潮。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立教派”。其所指立教大學獨立電影攝製小組“摹仿會”推出用8mm攝影機推出的一系列作品。其中以黑澤清爲代表,青山真治、周防正行、萬田邦敏、鹽田明彥等參與其中。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橋口亮輔 代表作 《周圍的事》

1981年,黑澤清參加了PIA電影節出道。此後,園子溫、冢本晉也、橋口亮輔、犬童一心、中島哲也、矢口史靖、石井裕也、諏訪敦彥等人陸陸續續通過此電影節出道。這種自主映畫的方式,給了各位新導演張牙舞爪釋放個性的途徑。

黑澤清

心理驚悚,細思極恐

黑澤清一直在與好萊塢電影的對標中尋找自己的影像特色。他承認美國電影是他的出發點,從黑幫、神怪、心理懸疑、驚悚等等類型中摸索出自己的風格。在緩慢的鏡頭中,省略直觀的恐怖,抵達人物內心的潛意識。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黑澤清與《岸邊之旅》

而黑澤清的電影並不“好看”。他的風格常呈現兩極分化的評價。比如2015年的《岸邊之旅》被《電影手冊》選入電影十佳,卻也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收到廣泛差評。

園子溫、三池崇史、冢本晉也

Cult系列強人

將他們放置在一起並不是說三人的風格相似,而是他們在Cult片領域有着無數的信衆。

園子溫、三池崇史、冢本晉也

園子溫的片子裏暴力與溫情並存,色情、純愛、血腥、扭曲並存,《愛的曝光》、《冰冷熱帶魚》是其中代表作。三池崇史是日本最多產的Cult片、暴力片導演,他的出現曾爲日本本土電影吸睛不少;同時三池崇史還不斷拓展着其他類型風格比如喜劇,並探討着日本民族性問題等。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三人代表作

冢本晉也則是一名怪才,從《鐵男》延續下來的製作、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燈光、剪輯、美術爲一身的獨立製作手法,成爲日本電影界獨具異彩的一枝奇葩。

中島哲也

視覺系導演

2004年,中島哲也才從廣告導演、電視導演轉而成爲電影導演。雖然並不長的時間內,從《下妻物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告白》到《渴望》,中島哲也作品中斑斕的色彩,廣告式誇張手法成爲他的獨特標識。

平成31年 日本導演圖鑑

而所有表象之下,故事的陰暗、殘酷,更讓人無法喘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