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在羅永浩熱度最高的時候發表對錘子科技的解讀,是因爲不希望大家跟風去嘲諷。同樣作爲一個連續創業者,我能深深的感受到羅永浩無奈的倔強,和痛苦的堅持。

本篇文章也不會從技術角度分析錘子失敗的原因,我們利用商業的基本邏輯,看看羅永浩在這盤棋中出現的邏輯性錯誤。通過對錘子的解構,讓普通創業者學到一些東西。

羅永浩花了7年時間,依然沒有弄明白商業邏輯,註定了失敗命運

匠人 羅永浩

沒有清晰的商業邏輯

老羅在做錘子手機之前,是一個英語老師,曾經在新東方任教六年,這正是這六年的專業經歷,給了他未來創業的勇氣。

在06年離開新東方後,老羅又建立了英語培訓學校,這讓他走上財務自由的道路。憑着在新東方的經驗,還有極強的專業背景,以及非常不錯的口才,這種成功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時間來到2012年,雷軍已經開始做起了小米,而羅永浩對手機行業也非常看好,但是因爲理念不合,最終還是沒有跟雷軍合作。

爲什麼雷軍後來可以成功,而幾乎同時起步的羅永浩卻一直沒有站起來?

雷軍一直在互聯網行業打拼,創建小米的時候,大家都認爲雷軍是看準了手機行業的風口。但是大家都沒有關注的是,雷軍一直聲稱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雷軍創業的邏輯很簡單:做手機硬件我不專業,手機只是作爲互聯網的一個入口。

而從小米後續的打法上,也確實印證了雷軍的邏輯:

1、小米手機的利潤不得超過5%,也正是小米開啓了低價智能機的時代,這也造成了一大批的手機品牌走向滅亡。

2、雷軍創建小米後,第一件事並不是做硬件宣傳,而是做了一個MIUI,提供給社區粉絲免費下載,小米手機也正是靠着社區的百萬用戶起步騰飛。

羅永浩的專業是英語,對於互聯網這回事,他並沒有想的很明白。他的目的就是做一款很好的手機,靠賣手機硬件賺錢。

雖然後來又折騰了幾款軟件,但是這更顯示出了老羅的不專業,什麼熱度高,就做什麼產品,賽道一直在調整。

錘子T1推出時,得到了設計大獎,但是手機卻賣的不盡如人意。相比小米清晰的商業邏輯和實施步驟,錘子科技就一直無頭蒼蠅,到處亂飛。

羅永浩花了7年時間,依然沒有弄明白商業邏輯,註定了失敗命運

小米和錘子科技同時起步

人設的定位錯誤

不管是叫“錘子”,還是後來改名爲“堅果”,名字其實都挺好聽,朗朗上口又不失內涵。但是羅永浩想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超級IP”,進而推動手機的銷售。

老羅給自己的定位是“喬布斯衣鉢繼承人”,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偏執創業者。

這一點,我還得挖苦一下這位英語老師的良苦用心。從一個英語教育者迅速轉變成科技領域的匠人,這種說服力是否有點太弱了。一定找到自己的最短板去進行宣傳,這本身就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在T1出現的時候,讓大家相信了這個想用心做好產品的“英語老師”,但是當T2出現的時候,明顯對於市場的妥協和同化,讓所有關注他的人都感嘆:“原來不過如此”。

同樣對比小米,雷軍非常弱化自己的人設形象,即使一定要給自己貼一個標籤,依然是“互聯網創業老兵”。

雷軍不懂手機硬件,也做不出設計感很強,甚至革命性的手機。但是他就是簡單的將配置做到最高,價格做到最低,就是不打算賺硬件的錢。

結果所有米粉都買賬了,大家都知道小米的標籤就是便宜,原因是小米做互聯網生態,手機只是入口。但是老羅的粉絲卻沒有買賬,因爲做出來的手機,並不具備“匠人”的水平,價格還高。

項目冷啓動的失敗,導致了後續的接連失敗

錘子手機的冷啓動,我總結就兩點:羅永浩的嘴,發佈會的梗。

錘子每次新機發佈會都是人山人海,我不知道這裏面有多少人是衝着手機去的,但是羅永浩在發佈會現場的“相聲式的演講”,讓下面的粉絲開懷大笑。

雖然發佈會每次都很成功,但是一賣手機就熄火了。錘子項目的冷啓動,基本是依靠羅永浩個人IP的一場表演。

在錘子手機開售之前,羅永浩心裏完全不知道會賣掉多少,就憑着運氣是試探。而這也造成了後來的庫存積壓越來越嚴重,現金流也越來越緊張,最終無力支撐而倒閉。

同時期的小米,依靠着社區粉絲的力量,硬是用一款MIUI做足了廣告。在小米第一步手機開售之前,雷軍心裏已經有底了,他知道自己小米社區的粉絲有多少將轉化爲自己的用戶。

小米每一次出貨後,基本上可以實現近乎零庫存,在給了雷軍非常良好的現金流,也爲未來的融資計劃做好了準備。

羅永浩花了7年時間,依然沒有弄明白商業邏輯,註定了失敗命運

老羅的發佈會總是人滿爲患

創業者應該學到什麼?

我一直在強調創業中三個重要因素:專業、低成本、堅持。

商業邏輯是我們創業的一個基礎,如果沒有清晰的邏輯,就會很容易迷失方向,今天試試這個,明天試試那個,最終沒有一個做好。

而在執行的過程中,創業者不要唯資金馬首是瞻,資金很重要,但是資金也很危險。雷軍當年做小米社區的時候,要求不花一分錢推廣,而最終也真正做到了。

利用社羣去做產品傳播,是互聯網時代留給創業者最大的一筆創業紅利。創業者要學會利用社羣做產品的冷啓動、傳播、試錯。

羅永浩花了7年時間,依然沒有弄明白商業邏輯,註定了失敗命運

低成本的社羣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