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記者走訪與豬肉價格相關的市場,發現近期深圳豬肉價格有所下降。

11月20日,福田農批市場生鮮食品交易區辦公室食品安全管理員莊永林向記者介紹,市場一斤上肉價格23.5元,相比10月20日上肉價格28.5元(一斤),降了5元。昨日記者又來到這裏,查閱市場登記記錄單看到,11月20日市場進貨108頭(白條豬),10月20日進貨93頭,相比多了15頭;昨天進貨118頭,進貨量增加了。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福田農批、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市場和商超。其中,福田農批,上肉價格26元一斤,相比10月20日售價28.5元,降了2.5元。家樂福,上肉價格28.8元一斤,相比10月20日30元一斤,降了1.2元。華潤萬家,上肉價格26元一斤,相比10月20日28.8元,降了2.8元。家樂福品德鮮豬肉專櫃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豬肉降價對市民來說是好事情!買肉的人明顯比以前多了!”

記者近期採訪瞭解到:深圳零售豬肉市場,五豐、茂峯、品德鮮、壹號土豬、雙匯、溫氏豬肉銷售比較活躍。週五、週六、週日豬肉生意好;一天中,上午8時到10時爲最佳購買時間。

深圳畜牧專家金鐵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研究豬肉的走勢,不得不提到“豬週期”。豬週期指的是牲畜市場的供需與價格通常會呈現週期性的波動。通常,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週而復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豬週期”。一個完整的“豬週期”一般爲3年左右。

此外,反映養豬收益的豬糧比(豬糧比價:是生豬養殖業用來衡量養豬利潤的一個專用指標,即每斤生豬價格與每斤飼料用糧價格的比值),也存在着3年左右的週期性波動。在中國,豬糧比的變化通常領先母豬存欄量2個月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豬農們只有等到養豬利潤開始上升,纔會逐步增加母豬存欄,以擴大豬場的養殖規模。金鐵城表示,與國外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養豬業必然要經歷從“散養”到“規模化集約型養殖”的轉型,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也是市場調節的結果。

龍崗融媒編輯 鍾秀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