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急部:11月自然災害致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2.9億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和單位對2019年11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12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應急管理部獲悉,11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以乾旱災害爲主,地震、地質、風雹、低溫冷凍、雪災和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80.3萬人次受災,2人死亡,1000餘人次緊急轉移安置;7000餘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50.4千公頃,其中絕收38.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9億元。

澎湃新聞了解到,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11月份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緊急轉移安置人次和倒塌房屋數量分別減少88%、96%和90%;受江西、安徽等地持續旱災影響,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增加315%和51%。

據介紹,全國自然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

長江中下游等地旱災有所緩和

11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大部地區出現5-25毫米降水,其中湖北、湖南局地超過25毫米,旱情較重的安徽中部和江西西部累計降雨量10-25毫米。據氣象部門統計,11月份,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和福建7省重度及以上氣象乾旱面積較10月初峯值減少3成,其中,湖北、湖南氣象旱情解除,江西、安徽旱情有所緩和但仍在持續。截至目前統計,7月以來旱災共造成江西、安徽2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17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8億元,其中11月農作物受災面積新增25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新增22.9億元。

地震活動水平相對平穩

11月份,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7次,其中5級以上地震1次。特別是11月25日以來,先後發生5次4級以上地震,其中,11月25日廣西靖西5.2級地震是本月我國大陸地區震級最高的地震,造成1人死亡,5人受傷,1100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此外,11月10日四川興文4.0級地震和11月25日雲南洱源4.3級地震也造成少量房屋損壞。

風雹、低溫冷凍和雪災影響相對較弱

11月份,全國共出現中等及以上強度冷空氣過程5次,北方和中東部地區出現明顯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西北部分地區出現沙塵。內蒙古、黑龍江、西藏等地遭受低溫冷凍和雪災,局地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00餘萬元。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因大風降溫天氣造成風雹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160餘公頃,6000餘間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7200餘萬元。

森林草原火災形勢平穩

11月份,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61起,因災死亡1人,受害森林面積約125公頃,未發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災,未發生草原火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