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来说呢,我做事比较喜欢西方的价值观,做人我比较喜欢中国的价值观。所以我在纽约做世贸中心、在做中国中心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这个老板,我就跟他讲。我说我们用中国方式吃饭,纽约方式谈生意。比如说用最贵的律师、最贵的会计师、最贵的中介这就是纽约方式。

你如果不敢用这些最好的中介服务,就证明你没有诚意。你光在那吃饭,最后一到律师你都不用,全部自己公司弄俩人在这瞎忽悠。所以这就是纽约方式。但是吃饭是中国方式。

所以当我们有一次闹到不是太开心,很多纽约的人就说你应该起诉。然后我就是中国式的,我说我看到的是未来,在地球上在这个事情上,从一个长河来说,这点过节很小。所以中国人忠恕之道,所以我说就不起诉了。

因为这样他们就会发现,说东方人想问题,跟纽约人不一样。纽约人说要起诉了,就证明你正确,同时没准还挣点钱,当然输了官司要花钱。他说东方人就是说,把人的是非看得很模糊,把这个时间拉得很长。所以一拉得长是非就开始变,昨是今非,今是昨非。

你比如50年前的是就是今天的非,然后把地区一改变,就是此是彼非,彼是此非。美国的是都是中国的非。你比如在美国、在西方,说礼服我老没弄明白,说漏肩膀叫礼服、叫礼仪。可是在中国,露这么多是非礼是不是?但是它到了这个场合叫礼服。实际上在美国是是的,到中国应该是非。

所以中国人的一些价值观、处理问题叫中庸、和平、宽恕、忠恕、仁义。或者说相反相成,通过是看待非,通过非找到是。这样一种哲学、一种文化习惯,我是比较习惯的。

沟通的时候的确要保持顺畅有几个前提。大的来说,你比如价值观的一致,他就可以宽容。你比如宗教最典型,我们就信一个宗教,那其实沟通的时候就很宽容,因为我们在上帝那是一家人。小的来说呢,你比如性格、文化、教育背景、家庭背景,这些东西你发现,家庭背景差不多,其实沟通也就容易点。教育背景差不多,地域背景比如老乡差不多。

再往下来说当然还有些技巧,你用什么方式、什么场合。你比如在中国就讲究人情面子。给面子的表达和不给面子的沟通就很不一样。所谓面子就一定要有第三人存在才有面子,两个人之间就不存在太大面子问题。

人越多你越要给他面子,我不知道你们研究过没有什么叫面子。有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你通过西方的翻译你来看,因为他们是意译,才能看出我们这个的表达。

西方人翻译这个面子意译就是说,你的行为使我倍感尊容。就是说你做了一件事,让我感觉到有尊贵、尊容、被尊敬、被吹捧的感觉,这就是面子。

所以你给他面子也就是说你怎么让他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说你在背后表扬他,他就觉得有这样的感觉,当然还有沟通的方式。你怎么给他利益,他也是一种沟通,因为给了利益,他有时候面子的事就可以折一点,他少要一点,他要点实惠。总体来说任何一代人都有沟通的需要,而在沟通的过程中,你要找到一些方法,来使个沟通顺畅。你内心对一切事物的规律,有把握以后人就变得很从容。

从容的人是对于未来有预期,而且对所有的结果和逻辑是很清楚的人,他就变得从容。

你比如大人比小孩从容,男人比女人从容,老人比小孩儿从容。所谓掌握资源多的人比掌握资源少的人从容,有知的比无知的从容这都是一样的。就是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部都掌握在你的理性、逻辑、经验当中,你就会变得很从容。你比如你创业,你要想从容,那你得知道,钱以外的很多道理,你就会变得很从容。

否则你遇到一些事情你总会觉得很委屈,觉得世界上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如你所愿。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地球有几十亿人,中国有十几亿人。所以你作为一个十几亿分之一,怎么从这么多人里慢慢慢慢挣扎出来?你一定要有比常人更多的毅力和对未来世界的看法的正确,就是眼光。

古人讲有一句话叫“人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才有坚韧不拔之力”。这是苏轼讲的。坚韧不拔之志就是说志向、理想,然后你才有毅力。所以毅力不是凭空练的,我总在想什么人才有毅力呢?实际上理想就像黑暗隧道尽头那个光明处,就是说如果这个光明熄灭了,也就是这个理想没有了,人在黑暗里就会恐惧、就会死亡。人之所以还在黑暗里往前走,就是这个黑暗尽头总有这点光明。

这个光明就是理想,有了这个你的毅力就会出现,就让你在黑暗中不断往前去走。鲁迅写过一篇散文叫《过客》。他就讲一个人受了伤拖着腿,不断往前走,然后这边摆摊的人就说前面那都是坟墓别走了。但是有个小朋友就告诉他那边有花。实际上同样一件事情,老人看见的是坟墓,年轻人看见的是鲜花。所以当你心里有鲜花的时候你就会不断地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