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要提示:父母們平時的一些行爲,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和心理陰影,比如經常忽視寶寶、欺騙寶寶,寶寶做錯事就打罵,不斷的要求寶寶獨立而不去幫助寶寶,這些都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成長,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在寶寶年紀還小,還不能獨立自主的時候,是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扶持的,但有的家長卻過早的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起來,而這隻會讓寶寶變得更加的沒有安全感,孩子小時候是需要有足夠的親子陪伴時間來建立健康積極的心理的。

導讀:前不久小編看到這樣的一條視頻,爸爸、媽媽還有寶寶在喫飯,但是爸爸總是將喂到寶寶嘴前的菜轉眼送到了媽媽的口中,沒幾次寶寶就着急了,然後就哭了起來,彷彿在哭訴:不帶這麼欺負人的,你倆是真愛,我只是個意外!

寶媽看到這樣的情形簡直要笑岔氣,爸爸也跟着在一邊笑了起來。這樣看起來好像很好笑、很好玩的樣子,其實卻是一種傷害寶寶的行爲,嚴重的還會給寶寶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那麼家長們在日常中的那些行爲,是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呢?

一、經常忽視寶寶

不少家長會說自己的孩子總是有些自卑和沉默寡言,其實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爲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經常性的忽視他們,寶寶沒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度,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自卑孤僻,甚至是不願或者不敢去表達自己,害怕得不到回應。

經常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往往都看不到自己本身的優勢,並且缺乏自我表現力。因此,家長們從小就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度,多多鼓勵孩子,回應孩子的需求,不要輕易的就去貶低孩子,講一些會打擊到孩子自信心的話語。

二、做一些欺騙寶寶的事情

想必有不少家長對於孩子都很難做到“言而有信”這四個字,不僅沒有做到,還經常做一些欺騙寶寶的事情,在寶寶還小的時候,父母就喜歡做一些騙小孩的事來逗樂,但其實這會導致親子之間的信任感不斷的崩塌,最終讓寶寶變得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

寶寶一開始對於父母的言語是百分百信任的,然而當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被欺騙,那麼父母的威信在他們心中就會不斷的削弱,最後孩子就會變得不聽父母的話。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好,沒辦法達到的承諾不要許,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三、寶寶做錯了就打罵

正確的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去學習的課程,我們都不難發現,很多家長、老一輩人對於孩子的教育,常常都是以挫折教育爲主,就是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下意識想要去做的就是去責罵孩子,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寶寶變得膽小無措。

打罵式的教育最容易讓寶寶產生心理陰影,長大了以後還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導致親子關係惡劣。父母們在面對寶寶做錯事的教育上,首先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指出寶寶的錯誤之處,並給予相對於的懲罰(如讓寶寶去彌補自己的過錯而不是打罵),要求寶寶不要再犯。

四、一味地讓寶寶獨立

在寶寶年紀還小,還不能獨立自主的時候,是需要父母的幫助和扶持的,但有的家長卻過早的希望孩子能夠獨立起來,而這隻會讓寶寶變得更加的沒有安全感,孩子小時候是需要有足夠的親子陪伴時間來建立健康積極的心理的。

過早要求獨立容易讓孩子喪失童年的安全感,並且會變得怨恨父母,親子之間的關係冷淡。所以,當寶寶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就要及時伸出援手,幫助寶寶解決困難,這樣寶寶的成長才會更加的健康快樂。

重要提示:父母們平時的一些行爲,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和心理陰影,比如經常忽視寶寶、欺騙寶寶,寶寶做錯事就打罵,不斷的要求寶寶獨立而不去幫助寶寶,這些都會影響寶寶日後的成長,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今日話題:你最反感父母對孩子的行爲是什麼?歡迎留言討論。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