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自詡修過接納力,經過這段時間的“擴(大)(心)胸(容量)運動”,覺得偶爾不寫作業,體驗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馬上說:“不想寫就不寫吧。老大放學回家,看到我抱着妹妹坐在沙發上,一屁股擠過來,嘆息着說:“作業太多了,真不想寫。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

老大放學回家,看到我抱着妹妹坐在沙發上,一屁股擠過來,嘆息着說:“作業太多了,真不想寫。”我自詡修過接納力,經過這段時間的“擴(大)(心)胸(容量)運動”,覺得偶爾不寫作業,體驗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馬上說:“不想寫就不寫吧。”誰知女兒不領情,不耐煩地回答說:“那不行,明天回學校還是要補上的。那樣作業更多。”

跟媽媽視頻聊天兒,說起還沒滿月的二寶最近處於猛長期,不停地伸腰、哼唧,我媽趕緊說:“你應該幫她抻吧抻吧。”說到老二這幾天總是要人抱着睡,媽媽又說:“不能抱着睡,養成習慣就麻煩了。”每換一個話題,媽媽就像萬能博士,不停地告訴我該如何處理,好像所有的話題她都有解決應對方案。

我一邊驚歎媽媽彷彿無所不知(雖然不知道她的方法是否真的管用),一邊有些苦惱,不知道該如何跟媽媽繼續聊下去。因爲我只是想跟媽媽聊聊天兒,說說孩子最近的生長變化而已。我並無養育煩惱,也不需要她隨時隨地的建議。我真想大聲打斷她:“媽,你能靜靜地聽我說話嗎?”

一瞬間,我突然明白,我和媽媽的模式一模一樣:看不到人的情緒和感受,理解不了對方其實只是想吐槽而並非尋求解決方案!

我自以爲是地認爲允許孩子不寫作業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卻並沒有真正看到孩子情感表達的需求。

我知道媽媽看不到別人的感受、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予建議的背後,是要通過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來證明“我很能幹,我是有價值的。”這樣做是爲了滿足自我低價值感的需要。對此,我曾經很不以爲然。當我回想起,我也經歷過總認爲自己是對的,不管別人需不需要,總想讓對方接受我的觀點、認可我的價值觀的階段,不得不哀嘆生命的輪迴:我是如此忠誠地重複着父母的模式。

幸虧一直浸泡在接納力的修行中,讓我帶着覺察生活。看到媽媽的模式,我就懂得了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的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又何必讓女兒來承受呢?

幾天後的一天,大女兒放學回家,再次抱怨作業太多不想寫。我剛要張口重複以前的話,馬上就帶着覺察轉了念,低頭對懷中的小女兒說:“姐姐作業多,她很煩,不想寫。”然後對老大說:“我理解你的感受。”老大逗妹妹玩了一會兒,說:“我先把新東方的作業寫完。”再無任何抱怨。

6月,我將繼續帶讀《接納力》1。如果你也想斬斷關係中的輪迴,邀請你加入我的帶讀,讓我們一起帶着覺察,開啓新的人生模式。

每週一至週五13:00-13:30,我將在二寶的呢喃聲中,與大家一起共修接納力!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更多家長,

請轉發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羣,

大家來幫助大家,

一起輕鬆育兒。

END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

導師風采

1、此生,你爲何而來?

2、修行接納力,從忍住不說開始

- 作者介紹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

喜歡,就點個“在看”吧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