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后,赵宋偏安于江左,夜夜笙歌,不思北伐。一干忠臣义士心急如焚,个个摩拳擦掌,奔走疾呼。宋室朝堂,君臣之间,并未有半点复国之意。这些人请缨无路,或啸聚山林,或隐居世外,一腔热血化作笔端愤怒,爱国词潮一浪高过一浪。

绍兴年间,在吴江长桥上,曾有首《水调歌头》广为流传,不是苏轼那首,在当日却被天下人所知。这首词是这样的:“平生太湖上,来往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词中愤概之意,跃然于胸。面对朝堂不思耻辱,苟安江南的局势,这位高人恐也是北宋一代义士,只可惜北国覆灭,南渡之后,却又救国无门,终究选择了隐居山林,心中之沉郁,谁人可知?此诗在长桥唱响,引起共鸣,一时不胫而走,千里流传。

词作者未知是谁,也或者是被某些人所掩盖,故意为之。可是词既是好词,自然会位人所知。后来,这首《水调歌头》传入南宋皇宫,被皇帝赵构听闻,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人才,暗地里派人寻找词作者究竟是谁,想要招募这个人到朝中做官。

据说,这件事情被秦桧听闻,害怕皇帝重用词作者,于是贴出皇榜寻找这位词作者。民间传闻,秦桧明是相招,实是提醒作者远走高飞。

或许,词作者本有入赘之意,眼见得秦桧把持朝政,况且此人又是求和之人,那么自己即便入得朝堂,想要实现北伐的愿望,却也极难。见到皇榜的那天起,此人便行江湖之事,隐然世外,再不入朝,《水调歌头》遂成了无名之诗。

后世有猜测,说是此诗作者乃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之一的张元干,寻迹此人故事,倒有几分相似。张元干曾是北宋时的陈留县丞,也是李纲的忠实粉丝,金兵围汴,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朝堂之争,难以预料。站在了李纲的队伍,就是与秦桧对立,因此秦桧后来将他除名削籍。张元干心灰意冷,遂成江湖散客,漫游江浙,饮酒赋诗,终客死他乡,遗恨江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