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日,某網站推出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深情寄語新一代青年:“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近年來對於年輕一代的質疑並不少見,許多人將年輕一代身上的缺陷放大,選擇性忽視其閃光的一面,甚至毫不留情地表示:“這是垮掉的一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新的號角已經吹響,用老一套的標準和尺度來衡量新一代的青年,未免有失偏頗。

實際上,年輕一代正以自己的方式扛起了肩頭的責任。

說起“後浪”這個詞,郭麒麟再適合不過。

巧合的是,何冰還曾經在《見字如面》節目中朗讀過郭德綱給兒子郭麒麟的家書。952個字裏蘊含了一個老父親對剛滿十八歲兒子的諄諄教誨,舐犢情深溢於言表。

在郭麒麟二十餘年的人生裏,父親郭德綱始終是他繞不開的話題。

郭麒麟自小就對相聲展現出了非凡的喜愛。在初中的時候,郭麒麟選擇輟學回家,跟着父親郭德綱一起學相聲。

郭德綱曾經有表示過並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學習相聲。但如果他真的喜愛,那他也不會過多幹涉。

多年浸潤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裏,郭德綱更明白這個社會的殘酷。如果郭麒麟能夠在相聲裏闖出一片天地,外界則諷刺他是靠爹上位;但假如背靠郭德綱這棵大樹,郭麒麟依舊一事無成,那郭麒麟“扶不起的阿斗”這個名號也是摘不掉了。

幸運的是,郭德綱是一個開明的父親,他並不反對兒子的決定。郭麒麟也因此走上了說相聲這條路。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存在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郭麒麟很快在相聲界大放異彩,他表演風格純熟自然、包袱密集、面對突發狀況也能隨機應變,獲得了不少觀衆的喜愛。

在獲得掌聲和名利的同時,郭麒麟更難得的保持了一份清醒。作爲郭德綱的兒子,日後郭麒麟子承父業,接手德雲社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外界包括德雲社內部經常會調侃郭麒麟是“德雲社少班主”,舞臺上郭麒麟極其自然地將其作爲一個表演的包袱。但在現實中,他對於這件事情,有着超乎常人的清醒。接受採訪時,郭麒麟說:“郭德綱就等於德雲社,郭德綱如果不說相聲了,那德雲社也就不存在了。”

對於相聲這個行業,郭麒麟坦率地表示:“相聲一直是虛假繁榮”“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因此郭麒麟選擇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尋找另外的可能。

他參加了不少的綜藝,旅行類、聲音競演類,他在節目中展現了更加真實多面的自己,表現都可圈可點。

近期,郭麒麟還官宣加入了《奔跑吧》。不知道他會與這樣一檔運動競技類節目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他還去嘗試了自己喜歡的戲劇表演。他認爲“對於演員,遇到合適的角色其實比演技更爲重要。”當遇到了《慶餘年》《解放·終局營救》這兩部很適合自己的影視劇時,他就一頭紮了進去。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在《慶餘年》中飾演的範思轍這個角色愛財如命,性格中透露着些許的可愛,迅速俘獲了不少觀衆的心。

郭麒麟憑藉這個角色走紅後,有人問他:“父親郭德綱有沒有誇獎你在劇中的表現呢?”郭麒麟耿直地表示:“他都不知道我演了這部戲,他不看電視劇,都不知道我幹嘛了!”

席幕容說:“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過河人。”人生路上,父母、朋友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啓程,但是真正決定我們最終能夠走得多遠的還是我們自己。郭麒麟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大男孩正在一步一步撕掉“郭德綱兒子”這個標籤,開啓自己人生新的精彩。

“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對於相聲行業的發展,郭德綱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隨着年輕一代的崛起,時代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新一代的手中,自然也會有更多如郭麒麟一般的“後浪們”開啓新一代的華章。

願每一個青年都“心裏有火,眼裏有光”。文/李木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