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湘均認爲,經歷移動互聯網時代快速滲透,以及支付帶來的用戶滲透的紅利後,掌閱當前的業務模式已經通過自有流量閉環循環驗證,無論在用戶量還是內容生產體系,都有足夠的體量以及工業化能力。根據掌閱科技財報,2019年版權產品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91.17%,主要是源於公司積極拓展分發渠道,向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影視公司、遊戲公司輸出的版權內容增加所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彭新

1

近日,掌閱科技發佈了2020年一季度報告。財報顯示,其一季度營業收入4.91億元,同比增長9.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522.27萬元,同比增長78.2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5547.96萬元,同比增長117.95%。

這也是掌閱科技在一季度宣佈引入百度作爲戰略投資者後,發佈的第一份財報。

作爲一家老牌數字閱讀公司,成立於2008年的掌閱科技,至今已成爲國內主要移動閱讀分發平臺之一。旗下主要落地產品包括iReader閱讀器、掌閱iReader移動應用等。

2017年9月21日,掌閱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財報顯示,掌閱科技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8.82億元,淨利潤1.61億元,月活躍用戶達到1.4億。

發端於網文、成長於移動時代的數字閱讀看起來是一個沒有太大變化的市場,但它意外地逐漸佔據更多人的時間。

來自Quest Mobile發佈的《202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顯示,在疫情的助推下,2020年3月,移動互聯網月活實現增長,突破11.56億,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則從去年的5.6小時增加至7.2小時。喜歡數字閱讀的用戶多了起來,而行業總體體量可觀,看起來讓掌閱獲得了不少發展機會。

另一方面,近期由閱文集團引起的作者新版簽約合同風波,正在行業內引起討論和關注,也同樣波及着掌閱科技。衍生而來的討論是,數字閱讀行業下,免費模式究竟是否可行。

種種變化之下,掌閱科技如何應對?

基於百度生態進行內容協同

對於獲得百度投資,掌閱方面表示,未來會和百度在內容採購及開發、人工智能、大數據、軟件應用、在線教育、智能硬件等多領域展開合作。從雙方的業務層面來看,百度投資掌閱最直觀的變化可能是,以後在百度搜索結果中,可以見到更多來自掌閱的小說了。

“實際的操作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買賣關係,更多的是流量與內容的精準連接,比如用戶去百度上搜索閱讀內容,而我們的內容正好是他感興趣的,就能做很好地連接和分發。”掌閱科技董事長兼CEO成湘均告訴界面新聞。

成湘均分析,從閱讀場景來看,搜索已經一定程度上成爲和數字閱讀結合最自然的場景,因爲用戶想看什麼書,在搜索上已經很明確。

一位掌閱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從使用情況分析,小說在百度搜索中的絕對佔比較高,“小說領域的搜索量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那就說明在這種數字閱讀的搜索狀態下,還有很多增量空間。”

另一方面,來自百度的數據反饋也能對掌閱的內容生產和作者簽約進行指導,生產更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同時,作爲內容供應商,掌閱也能和擁有小度音箱、教育業務的百度進行內容、流量互補。

掌閱在數字閱讀行業耕耘已久。成湘均認爲,經歷移動互聯網時代快速滲透,以及支付帶來的用戶滲透的紅利後,掌閱當前的業務模式已經通過自有流量閉環循環驗證,無論在用戶量還是內容生產體系,都有足夠的體量以及工業化能力。他認爲,這也是百度等巨頭與掌閱合作的原因。

免費+付費雙輪驅動

對掌閱而言,市場變化已然發生,2018年底興起的“免費化”潮流,讓免費閱讀正在成爲數字閱讀新趨勢。

根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底開始,免費+廣告模式快速崛起,甚至引起在線閱讀APP用戶量快速增長。相比2018年4月,2019年4月MAU大於300萬的免費閱讀APP數量增長了200%,令行業側目。

用戶加速增長推動巨頭加大投入,跑馬圈地。2018年5月,趣頭條推出“米讀”,至今日活用戶近千萬。4月21日,今日頭條小說頻道品牌升級爲“西紅柿小說”,與2018年5月推出的“西紅柿小說”獨立APP內容互聯互通。

行業龍頭閱文集團也開始進行一系列內容免費化嘗試,先是在騰訊系APP(微信閱讀、QQ)上嘗試分發免費內容,並在2019年3月上線自有免費閱讀App“飛讀”。在盈利模式上,各大平臺主要採用“免費閱讀+廣告”模式。

爲何免費閱讀模式成爲行業當下關注的新增長點?成湘均表示,此前行業無法將免費閱讀模式跑通,第三方的商業變現平臺尚不完善是原因之一。“像字節跳動的穿山甲、騰訊廣點通、百度聯盟,這些起來之後在整個商業化能力的變現已經提供了非常標準化、非常簡潔的,所有人都可以去共享價值的平臺。”

內容尤其是成體系的內容公司的爭奪,也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現在的戰略重點。一方面他們需要大舉的投入來維繫流量,另一方面他們需要大舉的投入內容。從歷史的演進來看,這種長期競爭優勢和壁壘最終還是會體現在內容上。

作爲主要數字內容提供商的掌閱無法忽視行業趨勢。成湘均認爲,各大免費平臺斥資搶佔地盤,買了流量之後,就需要有優質穩定內容做依託。

對行業頭部公司來說,對免費用戶的價值挖掘和變現已成爲業務重點。閱文集團聯席CEO梁曉東在財報會議上稱表示,閱文集團將在2020年繼續擴展其免費閱讀服務。

而掌閱財報顯示,其用戶中免費用戶佔據較大份額。成湘均稱,以免費模式降低用戶獲取門檻,僅從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模式來算,以現在的用戶基數和存量,預計能夠帶來三四百億的市場空間。

“免費閱讀或者付費閱讀,最後可能會向免費加付費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演變。” 成湘均判斷,

Quest Mobile報告也顯示,這一批免費閱讀產品吸引的是新增用戶。用戶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18-35歲,主要來自中西部地區。因而現在的免費模式並未對原有付費平臺形成衝擊。兩大用戶羣體重合度約爲10%。

挖掘免費用戶,是否會衝擊掌閱原有付費率?成湘均表示,當下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和用戶規模兩者難以兼得。長遠上,掌閱判斷付費用戶的體量規模會上升,但整個用戶的ARPU值會降低。在付費轉化節奏上,我們也會刻意降低ARPU值,推出更多優惠套餐。

如何應對IP改編監管現狀?

根據掌閱科技財報,2019年版權產品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91.17%,主要是源於公司積極拓展分發渠道,向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影視公司、遊戲公司輸出的版權內容增加所致。

但進入2020年,受疫情和監管收緊影響,影視行業整體“冰凍”,運轉困難;遊戲行業整體受到監管收緊,影響整體遊戲上線進度。第一季度拿到版號的遊戲僅有336款,其中309款爲國產網絡遊戲,較2018年版號收緊前大幅減少。

IP輸出兩大下游行業發展受阻,勢必對上游IP授權方產生影響。“所謂版號管控、審批收緊,我理解的是更多爲了加強內容質量把控,之前可能很多魚龍混雜、低質量作品充斥其中。” 成湘均表示,從結果上而言,經過當下階段市場淘汰掉落後公司後,對於生產精品內容企業將留下更大生存空間,這對掌閱的IP內容打磨也將更細緻,整體更爲有利。

成湘均強調,未來對於IP的合作,掌閱態度將保持開放。“不會把自己限制在往哪個方向去走。但目前影視會更多一點,不過至少在最近的一年時間裏,在漫畫、動畫、遊戲等改編上我感覺到了增長很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