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當1845年俄國大使訪問北京時,他發現俄羅斯旗人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特徵,和普通的中國人沒什麼區別。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渾渾噩噩的俄羅斯佐領終於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評論區話題|你怎麼看中國曆代的外籍士兵?

清末民初,以舊帝俄軍人爲骨幹的白俄軍團湧入中國。白俄軍團受僱於衆多中國軍閥,因其強大的戰鬥力,曾一度對中國北方的歷史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而這些白俄軍團的前身,則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大帝時期,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俄羅斯佐領”。

有朋自遠方來

▲處於上升期的大清帝國

八旗部隊是清朝重要的軍事機器,它的組成來源十分複雜。既有操阿爾泰語系的滿洲人、蒙古人、布里亞特人,也有大批改旗換幟的漢人,甚至還有少量藏人和穆斯林。中國學者和西方學者都將這種現象,視作多元帝國的特徵。

加入八旗部隊的俄羅斯士兵,被母國同胞稱之爲“阿爾巴津人”。和後來的白俄軍團一樣,第一批投靠清朝的俄羅斯士兵也是流亡者。他們分別是於1648年、1666年進入中國東北的伍朗各里和伊番等人,這些人原本是俄國的哥薩克軍人,因爲犯法不得不潛逃到中國境內。

▲遠東哥薩克

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欣然接受了流亡者的效忠,這不僅讓天朝上國的顏面有光,更能夠利用他們來了解外部局勢。1683年7月,從雅克薩城出發的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精奇里江和清軍發生激烈戰鬥,被俘31人。通過此役,康熙又注意到了哥薩克擁有的很強戰鬥力,遂將他們編爲隸屬鑲黃旗滿洲下的第4參領第17佐領,俗稱“俄羅斯佐領”。

▲俄羅斯佐領隸屬於鑲黃旗

俄羅斯佐領建立之初,人數很少,達不到一個佐領最低標準兵力。爲了加強俄羅斯佐領的實力,康熙後來又將1684年、1685年招募和俘虜的哥薩克補充了進去。

優渥的待遇

▲八旗在北京城的駐防位置

爲了能夠讓這些外籍士兵誠心向化,康熙皇帝可謂是煞費苦心。

根據康熙的命令,俄羅斯佐領享受的待遇遠超同旗的其他佐領。基本工資方面,俄羅斯士兵和滿洲士兵大致相當,每年都能夠領取48兩銀子+240鬥穀物。除此之外,清廷還會按年度給俄羅斯士兵發放四季的衣物,並給他們僱傭僕人打理生活瑣事。

政治方面,俄羅斯佐領同樣享有特權。按照今天俄羅斯佐領後代的回憶,俄羅斯佐領的頭人只能由俄羅斯人充當。

▲清朝女性形象

八旗是以戶爲最小單位的,俄羅斯佐領自然也不例外。剛來的俄羅斯士兵大多是光棍和鰥夫,是清廷給了他們一個家。清廷在京城劃出一片專屬住宅區,令每個俄羅斯士兵都能獲得自己的房屋和配套的傢俱。

住房的剛性需求解決後,清廷還給俄羅斯士兵迎娶了中國妻子。嫁給俄羅斯士兵的中國女人是被羈的罪犯,她們的品德不比丈夫要高尚多少,而背後又有清廷的支持更顯得跋扈。她們時常呵斥和毆打丈夫,特別是當丈夫不願意膜拜中國偶像的時候。

▲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頭

相比北京的花花世界,荒涼的西伯利亞實在無可比擬。很快地,俄羅斯士兵就徹底融入清朝軍隊中。他們剃掉了飄逸的長髮和大鬍子,僅在腦後保留一條精心梳理的長辮子。笨重的毛皮大衣和獸皮靴子亦被棄之不顧,代之以皇帝恩賞的長袍馬褂和緞子鞋。他們中有些人迅速掌握了中文,可以輕車駕熟地和八旗滿洲及漢軍談笑風生。

雖然若干年後,一些念舊的俄羅斯士兵曾向來華的俄國大使透露歸國的願望,不過卻遭到俄使的嚴詞拒絕,他表示只能帶回這些叛國者的屍體。不管怎麼樣,俄羅斯士兵在北京定居已成定局。

發揮光和熱

▲參加兩次雅克薩之戰的俄羅斯佐領

不過俄羅斯佐領沒有在北京享受多久,就被重新派往西伯利亞作戰。

1684年,伊番祕密潛回黑龍江流域,招降了部分雅克薩城的守軍,從而削弱了雅克薩城的防禦力量,並取得了關於雅克薩城的大量情報,爲清軍主力攻克雅克薩城奠定基礎。

1685年,俄軍重返雅克薩故地,黑龍江流域狼煙再起。這一次,俄軍的準備十分充足,不僅人數是之前的兩倍,甚至在很短的時間裏,他們就修築了設施完備的防禦工事。

▲雅克薩城

同年4月5日,康熙命令清軍又一次出征雅克薩城。由於俄軍負隅頑抗,清軍久攻不下。艱苦的圍城戰役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春天,雙方都沒能決出勝負,直到俄羅斯佐領第二次出現在雅克薩前線。

當苦苦支撐的俄軍看到清軍的隊列中出現自己的同胞,他們的戰鬥意志便瓦解了。因爲俄羅斯士兵的勸告,城內的俄軍決定放下武器投降。

▲在俄羅斯佐領的幫助下,清朝摧毀了雅克薩城

兩次雅克薩之戰結束後,清俄雙方對於邊境爭端不再訴諸武力,更傾向於使用外交手腕解決。俄羅斯佐領仍舊發揮重要作用,他們有很多人服務於理藩院,在清俄外交交涉中擔當清方通譯,並且成爲俄羅斯文館的師資儲備,爲清朝培養了一批早期的俄語人才。而語言能力較差的俄羅斯士兵,則負責訓練其他清軍使用火繩槍的技藝。

漢化和沒落

▲北京正教堂

俄羅斯佐領沒落的速度非常驚人,跨度不過百餘年的時間。擺在約20萬進入中原的八旗士兵來說,首先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避免漢化,俄羅斯旗人沒有比八旗滿洲、八旗蒙古給出更好的答卷。

▲俄國攝影師拍攝的年輕俄羅斯旗人

漢化是全方位的,並不僅限於肉體上。第一代俄羅斯佐領在強勢的中國妻子影響下,率先捨棄了東正教信仰,轉而擁抱了觀音、關羽、如來佛祖等中國偶像。接着,他們拋棄了自己的外國姓氏和名字,比如“羅曼諾夫”改“羅”姓、“哈巴洛夫”改“何”姓、“杜必寧”改“杜”姓等等。如果說他們的姓名還多少有些俄國殘留,那麼他們的生活習俗則根本和漢人無異,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喪葬交給和尚和道士包辦。

俄羅斯佐領的轉變讓北京的俄國傳教士感到痛心,當俄國傳教士試圖拯救這些迷途羔羊時,卻遭到無情呵斥。有一次,一位俄羅斯旗人爲了自己的兄弟舉行中中國式葬禮時,一位俄國司祭試圖干預,那位俄羅斯旗人則說:“我們有自己的皇帝,我們是領取皇餉的,因此應當象靠皇上恩典生活的人一樣行事”。

▲清俄的茶馬貿易需要大量俄語人才

所以當1845年俄國大使訪問北京時,他發現俄羅斯旗人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特徵,和普通的中國人沒什麼區別。

漢化的一大影響是俄語能力的喪失,最著名的例子的1805年的庫倫事件。理藩院派遣了4位最優秀的俄羅斯文館的學生前往北方,和俄國人開展交涉,結果這4位學生根本聽不懂俄國人說什麼。這充分表明,當時的俄語之於俄羅斯旗人,正如當時的清語之於滿洲旗人,已經變成了一種植物性語言,不再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俄羅斯旗人還能死記硬背掌握一些俄語詞彙,是因爲他們藉此維持生計,至於更復雜的語法和句子拼寫他們早就遺忘了。

▲俄國攝影師拍攝的年幼阿爾巴津仁人

庫倫事件讓嘉慶皇帝顏面無光,使清廷放棄了俄羅斯旗人,而是考慮直接派遣俄國留學生。同樣地,當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搜尋俄語人才時,他沒有請求理藩院的幫助,他找的是福建民間俄語人才。

俄羅斯旗人的武力比他們的俄語能力喪失得更早更快。兩次雅克薩之戰之後,俄羅斯旗人就再也沒有派遣到前線作戰,他們樂於當翻譯和外語教師,厭惡從事艱苦的戰爭。久而久之,他們的體格品行趨於文弱,使用火繩槍的技藝變得生疏。

▲提籠架鳥是對晚期八旗軍恰到好處的形容

制約俄羅斯旗人的另一問題是貧困。八旗兵有定額,隨着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佐領繁衍至500多人,那筆在清初看似豐厚的年薪被均攤到寒酸的地步。加之,清朝不允許旗人從事軍事和公務員之外的其他職業,又製造了大量走投無路的閒散勞動力。。一直到20世紀初,俄羅斯旗人的人口仍停留在18世紀末的規模。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渾渾噩噩的俄羅斯佐領終於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辛亥革命

其實,縱覽俄羅斯佐領的兩百年興衰,我們可以發現這是整部清朝八旗史、乃至明清兩代史的縮影。因爲中華帝國的組織嚴密性和自我封閉性,帝國的所有階層都會逐漸陷入“僵化”的困境,只有通過不斷地內耗才能保持這具殭屍的運轉,而週而復始的內耗則催生了這具殭屍的掘墓人。

參考資料: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

陳鵬·《清代前期俄羅斯佐領探賾》

張雪峯·《清代初期俄羅斯佐領融入中華文化考》

張雪峯·《阿爾巴津人在中俄關系史上的地位》

拉賓·帕維爾·《清朝俄羅斯文館》

肖玉秋·《北京俄羅斯旗人的歷史與命運》

圖片來源:網絡整合

如果葉卡捷琳娜二世活到200歲,俄國人可能會矮到1米5

華勇營簡史:維多利亞女王的中國第一步兵軍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