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希特勒自己二戰時卻沒有任何軍銜,這也跟他長期以來一直看不起德國軍官團有關,他也一直將自己稱爲“下士”(這是他一戰時的軍銜),這名納粹魔頭雖然二戰擁有着巨大的權力,但仍對於一戰時自己的“下士”軍銜,而津津樂道。到戰爭中期時,曼施坦因和隆美爾都已經晉升爲陸軍元帥了,希特勒知道軍銜纔是他們心中最高的獎勵。

大家都知道,作爲一名軍人,擁有越高的軍銜,證明其戰功越多,榮耀越多。比如美國的五星大將是人們心中最高軍銜的代表,但這並不是最高的,二戰時期軍銜最高的人是膨脹的納粹赫爾曼·威廉·戈林。而今天我們來談談,二戰納粹“元首”希特勒爲什麼一直沒有軍銜?

在納粹德國時期,可以說是希特勒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而且作爲一名曾經參加過一戰的老兵,相信他當然明白軍銜對於一名職業軍人來說,意味着什麼。但直到戰爭結束,他一直都沒有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給自己正式的軍銜。

爲什麼不給自己一個高級軍銜,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早在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後,曾有一些人恭維他:皇帝的事業,由首相完成,由士兵維護。因此希特勒覺得即使給自己任何軍銜也只是畫蛇添足,因爲他已經是第三帝國的“元首”了。

希特勒本人雖然沒有軍銜,但他二戰時期用人還是有一套的,特別重視德軍中年將領的提拔使用,並授予他們高級軍銜。而最受希特勒器重的三大名將,其實在戰爭初期的軍銜也並不高。

比如隆美爾早年只是第7裝甲師少將師長,古德里安爲第19軍中將軍長,曼施坦因是南方集團軍羣中將參謀長,在當時德國國防軍擁有一大幫元帥、上將軍銜的高級軍官中當中,他們只能說毫不起眼。

但希特勒很重視軍銜褒獎,1942年1月希特勒將隆美爾升上將,5月升元帥,戰功加上當時希特勒的關照,軍銜得以火箭般晉升。到戰爭中期時,曼施坦因和隆美爾都已經晉升爲陸軍元帥了,希特勒知道軍銜纔是他們心中最高的獎勵。

而希特勒自己二戰時卻沒有任何軍銜,這也跟他長期以來一直看不起德國軍官團有關,他也一直將自己稱爲“下士”(這是他一戰時的軍銜),這名納粹魔頭雖然二戰擁有着巨大的權力,但仍對於一戰時自己的“下士”軍銜,而津津樂道。

1914年8月一戰爆發時,希特勒志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巴斯青達戰役。一戰中希特勒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

客觀來講,希特勒在一戰時的確是一個勇敢無畏的士兵,受傷兩次,還隻身俘獲了十五名英軍,並獲得了一枚一級鐵十字獎章,他一直自豪地佩戴着這枚獎章,直到臨死。這說明作爲一名軍人的他,對於榮譽是非常在意的。

但他和大多數士兵相比他顯得比較另類,曾跟他在一個部隊的士兵說他在軍中不愛與人交談,收到的信件寥寥無幾。他從來沒有後方寄來的信件和禮物(父親早亡獨自出來闖蕩世界),他也從來不要求休假,甚至連一般戰士對女人的那種興趣也沒有。

在前線,那些長期得不到性滿足的士兵來說,女人始終是一個熱衷的話題。然而,希特勒下士卻對此嗤之以鼻,也從不參與這些兵士在戰爭的間隙追逐鄉下姑娘的勾當。而且,希特勒還特別厭惡在軍隊裏比較流行的同性戀行爲。

希特勒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時,大腿被炮彈炸傷,在1917年3月1日返回戰場。1918年10月14日,在威爾維克村附近,希特勒遭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在此養傷期間,德國正式向協約國宣佈投降,希特勒的“下士”生涯也正式結束。

而嚴肅、規矩的希特勒,直到戰爭結束還是一個下士,可能就是因爲他的性格有些另類吧!但這段“下士”時期的戰爭經歷,在他心裏的份量卻不亞於自己二戰時的“元首”身份。而到了二戰,軍銜這樣的東西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已經無所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