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汉末之时,宦官曾经一度专权,以至于令士族大臣们受到了极大的打压。所以当时那些当官的,对于这个群体是非常厌恶的,尤其是像袁绍这种祖上几代当高官的,更是恨其入骨,这也是他后来会建议何进铲除这些人的根本原因所在了。不过这些人,虽然同属一人群体,但是内部并不是一块的,有时候互相之间也会产生极大的分歧,甚至会你死我活地互斗起来。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比如黄巾叛乱之时,有一个叫吕强的宦官,就一直在劝灵帝要严格管束宦官们,尽管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在那个时候,出现过叛军与宦官勾结的情况,还好这件事被揭发了,没有造成损失。可是吕强的这个提议,遭到了其余宦官的记恨,后来这些人就使诡计陷害他,去灵帝那里告状,宣称此人的弟弟有贪污之嫌。皇帝知道后,就派人去抓他回来问话,此人自知无法幸免,于是就只能够自杀掉了。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在那个时候,宦官之间也是有很多内斗的,甚至还是以命相博。这不奇怪,因为当时的宦官,人数是很多的,他们的利益,必然没办法一致。其实就在这人死后没多久,这个群体里面,又发生了一次内斗。这一次,也是有一个宦官被杀,他的名字叫做蹇硕。相信很多人,一看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熟悉了吧。因为在小说里面,他也是多有出场的,这是由于在那个时候,他确实非常重要。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他不但是一位宦官,而且还是一个握有重兵的将领,是灵帝亲设的西园八尉之首。其在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何进了,此人当时的职务是大将军。这么重要的一个人,按理说,他应该成为宦官之首才对啊,可是他后来却遭到了其他宦官们的敌对,最终被这些人所杀。此事还得从灵帝去世说起,因为他临死之前,曾经把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此人,那就是扶立他的幼子刘协为帝,就算再不济,也要保证他的安全。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可是蹇硕虽然领了命,却没有办法把何进给搬倒。只要此人不倒,那么刘协也就没办法继位了。因为这个人是刘辩的亲舅,他肯定是支持自己外甥的,更何况后者还是太子,本来就有更高的合法性呢。所以最终,还是刘辩成功地上位。可是这个结果,却令蹇硕感到非常不安,因为他知道,何进一定会想办法对付他的。只要他不在了,凭刘协一个孩子,必然没办法威胁到刘辩的地位。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为了保住自己,也为了能够完成灵帝的遗愿,蹇硕就想到了自己的同僚们,他找来了赵忠以及宋典等宦官,向他们诉说何进之罪,希望这些人能够帮助自己,合众人之力,把何进给除掉。只要此人一死,那么蹇硕的谋划,就有可能成功了。可是当时参与商议此事的,有一个人名叫郭胜,他与何进之间,是大有联系的,二人同乡。所以他表面上附和于蹇硕,可是等到众人散去之后,他又把赵忠等人给找了回来,唯独不找蹇硕。然后他又说服这些人不要听信对方的话,而是反过来为何进效力。

汉末的宦官,虽然一度专权,可是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争斗

这一切,对方都不知晓。没过多久,赵忠等人就派人来传话,让他去宫里商议大事。他可能以为是那些人有了什么新的谋划呢,于是就高兴地前往。可是那些人已经被郭胜给说动,所以当他走到宫中的时候,就一下子拥出了很多的武士,当下就把他斩杀了。他这一死,手下的将士们也就被赵忠等人给接管了。从蹇硕的遭遇就能够看出,当时的宦官内部,也不是真地团结,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宁愿帮助像何进这样的外人,也不愿意站在同为宦官的蹇硕这一边。不过有意思的是,蹇硕死了之后,刘协反而安全了,因为他不再能够威胁到兄长的帝位,这对他来说是否也是件好事呢?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