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在近期正式接收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首艦“朱姆沃爾特”號(DDG-1000),雖然該艦的名義服役時間是2016年10月 15日,但是因爲問題太多,一度被“除名”。現在美國海軍接收DDG-1000,意味着這艘萬噸級戰艦終於獲得認可,至少不再是擺設的“花瓶”了。

但是令人尷尬的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數量,該級驅逐艦的累計產量僅有3艘,這和意氣風發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相比,實在少得可憐,伯克級驅逐艦作爲美國海軍的中樞力量,其產量非常大,近期美國還宣佈第78艘伯克級驅逐艦正式切割鋼板,這已經是“伯克3”型戰艦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數量不僅少,而且進度也很拖拉。二號艦“邁克爾·蒙蘇爾”號(DDG-1001)的服役時間是2019年初,而三號艦“林登·B·約翰遜”號(DDG-1002)則尚未入役,預計交付時間爲2022年。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數量過少,這決定它不可能作爲未來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除非是增加數量,否則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何況,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還存在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該級艦是基於美國海軍“大洋向陸”戰略理念研發的,這顯然和美國海軍眼下面對的事實不相符。美國仍需要活躍在大洋水域的新銳戰艦,像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這樣的艦型,雖然黑科技很多,但是定位卻出了問題,其地位是非常尷尬的。

不過從美國堅持讓所有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完工的事實來看,美國海軍並沒有放棄這一艦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數量雖少,但美國海軍認爲它們有存在意義,甚至,這還可能是美國海軍下一代戰艦的過渡型號,它們本身不足以勝任太多任務,但卻可能爲美國海軍未來的發展指明道路。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美國海軍黑科技的代名詞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迄今爲止美國海軍擁有的外觀最爲科幻、技術最爲頂尖的戰艦,該級戰艦的設計長度約爲183米,舷寬超過24米,喫水深度爲8.1米,滿載排水量爲14564噸,對比這些參數,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明顯優於伯克級驅逐艦。而且從外觀角度來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伯克級驅逐艦是完全不一樣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典型的穿浪逆船舷艦體(Wave Piercing Tumble Home),總會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正是其外觀科幻的原因之一。

爲了儘可能減少被雷達發現的幾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設計了一體化的封閉式艦體,它的封閉式船艛結構應用了複合材料技術,並設計成上小下大的模式,目的是儘可能增加隱蔽能力。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將天線、電子設備、排煙道等設施都整合到了一塊,這讓它的外表看起來更加整潔科幻。

武器配置方面,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首先擁有20套四聯裝的MK-57先進垂直髮射器(AVLS),和伯克級驅逐艦裝備的MK-41垂髮裝置相比,MK-57又是新技術的集大成者,雖然單元數減少了,但是MK-57垂髮設施的內徑遠大於MK-41垂髮裝置,因此MK-57的兼容性極好,它們可用於裝備一些新研發的導彈武器系統,甚至可以爲日後填裝專用於追擊彈道導彈的飛行載具做準備。即使在眼下,MK-57垂髮裝置也仍然兼容“戰斧”式巡航導彈和標準區域防空導彈、ALAM先進對地導彈、垂直髮射反潛火箭等多型武器。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同時還保留了艦炮設備,即更加先進的先進艦炮系統(AGS),這種新銳的155毫米垂直艦炮系統發射炮彈射程可達100海里(185公里),而且重量接近88噸的先進艦炮系統仍兼顧了隱身性能,其炮管也可以收入整流罩,以起到隱形效果。先進艦炮系統一次可以發射4至6枚炮彈,一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擁有兩套先進艦炮系統,其一次可射出最多12枚炮彈。先進艦炮系統可配備專用的長程對地彈藥(LRLAP),這些炮彈藉助GPS導航輔助,誤差可控制到20米以內,且炮彈可配備多種類型的彈頭,實戰威力十分可觀。

除此之外,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還配備了其它一些輔助武裝,基本滿足實戰需要,而且該級艦的雷達也重新設計,使用的是雷神公司研製的雙波段雷達系統,其中包含長程廣域搜索雷達和多功能雷達,與傳統的相控陣雷達不同,這些新雷達設備使用的是三面天線架構,每面雷達方位角可達120度,因此足以面向360度方位展開探測。

動力設施方面,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使用整合式電力推進體系(IEP),這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的新一代艦船功能方案,其特點是將動力集中轉化爲電能,隨後再分配至艦上各個系統,用於推進的電動馬達也從IEP獲得電能。這樣的話全艦能源供應便由整套電力設施供應分配,有效減少了燃料和能量浪費。具體到應用層面上,整合式電力推進體系提供的航速也很高,配備這一設施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航速可達30節左右,已經完全足夠用於快速機動。

總體來講,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發展最初是受到重視的,該級艦配備的先進技術設備非常多,可以說是黑科技的集大成者。美國開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耗費了鉅額經費,又投入了巨大的技術開發成本。雖然定位不理想,而且受造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產量最終僅有3艘,但它們仍然被視爲是一種成就,美國海軍試圖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基礎上,規劃下一代戰艦的發展。

美國海軍未來水面戰鬥艦項目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聯繫

美國在進入21世紀之後,除了規劃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發展之外,還考慮發展下一代大型巡洋艦,即曇花一現的CG(X)巡洋艦,這是一型指向未來的新銳戰艦,其應對目標同樣包括彈道導彈,但是CG(X)巡洋艦同樣受到造價和技術成本的困擾,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尚且只能造3艘,CG(X)巡洋艦的命運就更加糟糕了,這種巡洋艦原來號稱要建造19艘,但是最後一艘都沒造出來。2011年,美國海軍正式放棄CG(X)巡洋艦。

雖然CG(X)巡洋艦沒有問世,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海軍就對大型戰艦沒有了想法,在伯克級驅逐艦逐漸跟不上時代、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不滿足要求、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又快速老化的情況下,美國已經開始重新規劃“未來水面作戰艦艇”的開發計劃,其中就包含了定位與伯克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一致的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

對於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美國海軍是非常迫切期待的,目前對應的未來小型水面戰鬥艦,即FFG(X)護衛艦項目已經開始有了眉目,美國最終決定選擇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團提供的方案,即以FREMM型導彈護衛艦爲藍本開發的新型導彈護衛艦。那麼,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將採用何種定位方案,已經成爲非常關鍵的一個看點。

事實上,早在2018年,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就已經公佈了一些關於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信息,預計,美國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可能將於2023年左右開工建造,按照美國海軍高層的說法,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據說會比伯克3型驅逐艦更加龐大,這意味着美國海軍仍然重視鉅艦概念,但與此同時,一些跡象顯示,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似乎會沿襲伯克3型驅逐艦的一些設計成果,其中重點的是伯克3型驅逐艦已經成熟的作戰系統,而且,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設計特點也將出現在伯克3型驅逐艦上,這意味着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可能將是基於伯克3型驅逐艦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現有成果的綜合體。

爲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其實這是美國海軍妥協的結果,因爲像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那樣的艦型,已經是“過於先進”了,以至於出現成本高昂和技術風險過大的問題,這也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產量不多的重要原因。如果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之後,美國再搞一個“超前”項目,那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問題還會重現,而這一次不同的是,美國海軍已經開始面臨戰艦換代的“斷層”問題了,如果項目再搞砸的話,則美國海軍未來艦隊的發展將會面臨嚴峻問題。

因此,美國海軍認爲,基於現在的方案去做改進,是比較高效的方式,而很顯然,伯克3型驅逐艦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技術成就,都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伯克3型驅逐艦使用更加先進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其專用的AN/SPY-6雷達靈敏度提升了30倍,而該級艦的船體設計也有了45%的改進,艦上還有一些供電等方面的技術升級,已經足以體現改版的優勢。

至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則如前文所述,是美國海軍戰艦黑科技的集大成者,該級艦擁有十大先進技術成果,無論是從外觀還是到內在,都蘊含了大量的科技要素,代表着美國造艦技術的頂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本身雖然有侷限,但卻可以成爲美國發展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優良平臺。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基礎上,美國可以根據新的定位調整參數,必要的話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配置,這樣的話,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許多關鍵元素將是現成的,這不僅能夠大幅降低技術開發風險,而且還能節約成本和時間,最終將可以縮短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開發週期。

歸根到底,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並非簡單的“明日黃花”,它是足夠先進的,只是沒有對上美國海軍的想法而已。現在,它成爲美國海軍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研發平臺,即使產量僅有3艘,也算是物盡其用。

何況,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戰鬥力也是十分強大的,1月份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項目經理凱文·史密斯上校就表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未來可能裝備“一小時打遍全球”的常規快速打擊導彈,這將使得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戰鬥力被進一步放大,甚至可能讓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迴歸“大洋戰艦”角色。因此,沒有理由低估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它們可以作爲戰艦存在,也可以作爲武器升級、新艦開發的平臺。即使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也仍然是黑科技戰艦的代表。

美國海軍大戰略發展轉向分析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產量削減,與美國海軍大戰略的轉變有關,在意識到“大洋對陸”的調整失敗之後,美國海軍開始思考如何確保其自身在大洋水域的戰鬥力。但這僅僅是一個階段,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誕生在高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該級艦在起到承上啓下作用的同時,也見證了下一代艦艇技術來臨的趨勢。

事實上,美國海軍除了致力於開發新一代艦型之外,還在考慮艦隊無人化的趨勢,五角大樓最近發佈的內部評估報告就提出了加快發展無人艦隊的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報告甚至不惜建議裁減兩艘超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並計劃凍結一些大型戰艦的增產計劃,以支持幾十艘無人艦艇的研發工作。

雖然削減航母等重要艦型在現階段看起來近似於“異想天開”,但是從長遠來看,艦隊無人化是美國海軍必走的一條道路。早在2014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就聯合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NR),推出了“海上獵人”無人船方案,這種三體構型的無人船設計長度達到40米,重量爲140噸。從2016年開始,“海上獵人”無人船陸續接受測試,它的定位是用於長期跟隨潛艇。這一新艦型的出現,意味着美國海軍邁出艦隊無人化的實質性一步。

2019年9月9日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曾經發文介紹美軍無人艦艇發展成果,文章強調美國海軍將陸續採購十幾種無人艦艇,美軍的無人船規模也將逐漸擴大。爲了支持無人艦隊的發展,美軍高層決定追加投資,併成立新的第1水面艦艇發展中隊,按計劃,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將在未來和無人戰艦混編使用。

從這裏可以看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未來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在艦隊無人化的過程中,美國海軍可能希望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進一步負擔“橋樑”的責任,這種戰艦足夠先進,也具備成爲此類平臺的條件。

另外,美國海軍還在考慮未來大型戰艦配置艦載無人機的方案,這一方案正是針對上文提及的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而言的,如果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果真採用伯克3型驅逐艦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組合方案,那麼該級戰艦的排水量規模肯定會非常可觀,而且其技術水平也會非常高。早在2018年,美國海軍作戰部水面艦艇辦公室就已經表示,新的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必須增加作爲無人機母艦的指標,預計美軍將在艦上裝備新的長航無人機,目的是增強未來大型水面戰鬥艦的偵察和襲擊距離。

可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美國海軍大戰略發展轉向過程中發揮着非常關鍵的作用,無論是無人化艦隊,還是無人機母艦,都需要從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這一平臺去尋求發展路徑。甚至,日後還可能出現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美軍無人艦隊共存的局面,畢竟它們本身就是面向未來的戰艦。因此,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產量或許確實是一個硬傷,但這不影響它們作爲優質的戰艦存在。美國通過發展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探尋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這也算是另一層面上的戰略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