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村集市“回頭看” 延慶香營鄉農貿市場賣三無棉褲被查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昨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回頭看”報告》,其中北京延慶區香營鄉農貿市場出售的衣物爲三無產品被點名。今日,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延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到現場查處,店鋪老闆正在清理物品,將沒有商標的衣物搬走。

店鋪裏的衣服和褲子都放在單人牀上。新京報記者 李傲 攝

昨日上午,中消協發佈《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回頭看”報告》中顯示,超過五成的消費者在農村集貿市場中碰到過問題商品。其中,北京延慶區香營鄉農貿市場出售的衣物沒有衣物材質和生產廠商等任何標識說明被點名。

今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香營鄉農貿市場看到,在東側的一個店鋪的牆上印有服裝鞋帽、生活用品等字樣,走進店鋪記者看到,裏面雜亂無章地放着各式各樣的商品,衣服、褲子擺放在一張單人牀上,旁邊的貨架上堆滿了牀單被罩,鞋墊、拖鞋等放在地上的箱子裏。除此之外,這裏還有塑料臉盆、水壺、衣架、電扇、襪子等物,全部堆放在房間的各處。

由於已經入冬了,這裏售賣的絕大部分衣物爲棉衣、棉褲。記者翻看發現,不少棉褲並無任何商標,並且做工粗糙,褲腿邊緣有不少線頭。但另一款式的棉褲則帶有商標,上面也有寫明服裝生產成分、產地等信息。不過,這裏所有的衣物都沒有包裝,只是用繩子捆綁在一起,放在牀上。貨架上的牀單、被罩也是如此,面料暴露在外面,要不就是放在普通塑料袋包裏,上面也是沒有任何標識或是說明。

店鋪老闆表示,棉褲38元至58元不等,而沒有商標的棉褲則是最貴的,58元一條。同樣沒有包裝的鞋墊1元一雙,有包裝的則是2元。記者詢問這些衣服是否是自己製作的,店鋪老闆說不是,對於這些三無產品的來源,他表示:“這都是從外面批發市場上進的貨。進貨的時候也沒注意,有的產品有商標,有的沒有。”對於這些下架的產品如何處理,店家回應道:“會拿到進貨方那邊找他們退貨。”

之後,延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來到了現場,進屋查看後讓店家說明物品來源,並要求把三無產品下架,“沒有商標的東西都要搬走,這些是不能售賣的。”他們看到店內的環境之後,還要求店家整理店鋪衛生,工作人員稱,“除了產品存在問題,這裏的衛生也要整理,他們沒有分門別類擺放,而是都堆放在地上、過道上,這都是不允許的。”工作人員表示,收拾好店鋪後,讓店鋪老闆去局裏接受處罰。

目前,店鋪已經暫停營業,並開始整理店內物品,記者看到,不少人過來幫忙,把部分貨物裝車運走,並隨後開始打掃房間內的衛生,今日下午,店鋪內已清理完畢。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郭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