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全縣沒有與仵瑞華重名者,當年使用仵瑞華檔案進入白馬鎮工作的人如今已被調到鄲城縣宜路鎮鎮政府工作。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覈實到,仵瑞華所述情況屬實。

(原標題:南一鄉鎮幹部涉頂替退伍軍人檔案工作23年,官方介入)

新京報訊 “我1995年退伍後一直沒被安置,直到今年10月看到安置名單時才知道他人頂替檔案就業。”12月3日,家住河南周口鄲城縣的仵瑞華告訴新京報記者,頂替他檔案的人現爲鄲城縣宜路鎮人民政府幹部。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覈實到,仵瑞華所述情況屬實。在新京報記者陪同仵瑞華到宜路鎮人民政府反映此事時,仵瑞華接到電話,對方表示“仵瑞華”願意給一部分補償,雙方和解。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洋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仵瑞華與戰友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被他人頂替退伍信息後,男子外出打工十餘年

今年47歲的仵瑞華介紹,1992年根據國家號召,他應徵入伍,到哈爾濱某部隊服役。3年後,仵瑞華轉業退伍,回到老家白馬鎮。“當時和我一起當兵的人有被安置工作的,因爲各地情況不一樣,鄲城縣民政局說讓我回家等着,有消息會通知我。”此後,仵瑞華多次去鄲城縣民政局諮詢退伍轉業安置事宜,均未得到答覆,遂於1996年底外出打工。

仵瑞華說,這些年他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地奔波,以做裝修工爲生。因家裏七八十歲的父母身體狀況不如從前,2008年他選擇回到老家鄲城從事裝修工作。12月3日,新京報記者見到仵瑞華時,他身穿卡其色上衣,顯得有些憔悴,因長期工作,手部磨出老繭並有裂紋。

直至今年10月,鄲城縣政府公佈全縣退伍軍人工作安置情況,仵瑞華髮現自己早在1996年就被安置工作。“爲什麼當年沒有人通知我,我還去民政局跑了那麼多趟。”隨後,仵瑞華找到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查詢,電腦系統顯示,其確實於1996年被安置到鄲城縣白馬鎮鎮政府工作。

“因爲我的姓氏比較少見,後來我還特意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把檔案調出來查看。”仵瑞華說,查看後發現有一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完全與自己吻合,退伍軍人檔案裏邊的信息及父母、妹妹姓名也完全吻合。“這下我才知道自己被別人冒名頂替檔案,參加工作了20餘年。”

仵瑞華的退伍轉業信息。受訪者供圖

有中間人來電對方願花錢了結此事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覈實到,仵瑞華所述情況屬實。

鄲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全縣沒有與仵瑞華重名者,當年使用仵瑞華檔案進入白馬鎮工作的人如今已被調到鄲城縣宜路鎮鎮政府工作。檔案信息顯示,此人現爲鄲城縣宜路鎮鎮政府幹部。

對此,仵瑞華表示現在只想恢復原本屬於自己的工作,並要求對方退還此前領取的工資。“此外,當年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希望可以查清楚,並追究當事人責任。”

12月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陪同仵瑞華到宜路鎮人民政府反映此事。其間,仵瑞華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仵瑞華”想和解,願意給一部分補償,算是花錢買的這份工作。或者仵瑞華支付10餘萬元,將這份工作買回去。“這事你們先協商,協商不成再說下一步。”

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洋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退伍軍人被頂替在政府上班23年 冒名者:給錢還工作

2019年10月,蘇丹城市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宣佈了全縣退伍軍人安置情況,仵瑞華這才發現“仵瑞華”在1996年時被安置了工作。

記者在宜路鎮政府採訪時,“仵瑞華”通過中間人傳話給仵瑞華:“給'仵瑞華'一筆錢,你來上班,10來萬元不夠。”


肖琦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雷燕超,劉名洋 責任編輯:肖琦_NN67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