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防控期間,在切實保障當事人和法院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前提下,佛山法院一方面穩妥有序推進線下立案、庭審等正常辦案工作,另一方面依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多措並舉開展在線庭審、網上調解、線上幫教、網絡直播搖珠活動等司法服務,有效實現疫情防控、司法審判兩不誤,以司法“加速度”暖心護航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近日,佛山中院民二庭法官何希紅藉助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的網上調解系統,對因疫情防控無法到庭調解及簽署調解協議的當事人開展線上調解。

穿上紅色馬甲,

他們是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的志願者,

肩負起社區羣防羣治、

聯防聯控的生命防線;

披上黑色法袍,

他們是積極推廣運用互聯網司法的法院人,

全面加強審判執行線上辦理“雲審判”模式,

爲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管理、打擊犯罪、

復工復產、化解糾紛等

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在切實保障當事人和法院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前提下,佛山法院一方面穩妥有序推進線下立案、庭審等正常辦案工作,另一方面依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多措並舉開展在線庭審、網上調解、線上幫教、網絡直播搖珠活動等司法服務,有效實現疫情防控、司法審判兩不誤,以司法“加速度”暖心護航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

佛山兩級法院共新收案件39245件,

結案26864件,

調解案件1292件。

防疫審判兩不誤,

佛山法院有什麼“絕招”?

事不宜遲,

小編帶你去“探祕”!

協助羣防羣治

築牢基層疫情防控網

“您好,需要爲您測量登記體溫,感謝配合。”在禪城區石灣鎮街道榴苑社區,佛山中院民三庭幹警張曉航值守在社區出入口,爲來往居民測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並製作社區臨時出入證。

佛山中院民三庭志願者幹警張曉航值守在社區出入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2月7日起,佛山法院聞令而動、主動作爲,每天有500多名志願者主動深入基層,進駐社區、村居和高速路口等防疫一線崗位,協助築牢地方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在禪城,禪城法院派員支援石灣鎮街道社區村居抗疫一線,協助基層開展聯防聯控工作,共克時艱;

在南海,南海法院幹警24小時輪番值班,駐崗南海區14個聯合檢疫站點,嚴查每一輛進入佛山的車輛和人員,扮演好疫情防控期間城市“守門人”的角色;

在順德,順德法院幹警在電動三輪車上裝載大喇叭,改裝成“防疫宣傳車”,穿梭在村居的大街小巷,播放宣傳錄音,讓防疫宣傳深入到每一位村民;

在三水,三水法院每天派駐幹警在欣華醫院,負責醫院出入登記、指引,守好醫院“安檢”關,同時協助鎮計衛防疫部門接送可疑感染人員,送至欣華醫院等隔離觀察點;

在高明,高明法院幹警爲出租屋住戶建立微信羣,在微信羣定期宣講法律政策,傳播防疫知識,還要求大家發現疫情或見到陌生來訪者應及時通報,暢通溝通途徑,共織羣防羣治的疫情“防控網”。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論是值崗排查還是宣傳普法,佛山法院幹警始終牢記使命,衝鋒在前。

推廣在線訴訟

開啓全流程互聯網司法模式

“鑑於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本案採取網上庭審方式進行,下面覈對當事人身份……”3月4日上午,一樁買賣合同糾紛案在南海法院以線上庭審的形式開展。

這起“雲庭審”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法官胡增榮和書記員陸瑋儀均佩戴防護口罩端坐在審判臺前,而案件當事人通過法院智慧庭審平臺參加在線庭審。

整個庭審過程畫面清晰,語音清亮,系統運行流暢無卡頓,用時僅20分鐘。“疫情期間,法院用網上開庭的方式審理案件是便捷安全的好辦法。”庭審結束後,原告的委託代理人陳律師點讚了南海法院的便民之舉。

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庭審從“線下”搬到“線上”,不僅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節約司法資源,更避免當事人因行動聚集引起疫情擴散,這是佛山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間迎戰疫情、積極發揮審判職能的體現。

在佛山中院“互聯網+”跨域審判法庭內,法官對一起合同買賣糾紛案展開線上庭審。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爲了讓羣衆“不跑腿、少聚集、防傳染”,佛山法院將“依法防控”擺在首位,迅速啓動疫情防控應急處理機制,暫停訴訟服務中心、訴前和解中心及信訪接待大廳的現場業務辦理,第一時間對外發布疫情防控期訴訟服務和審判執行等工作事項通告。同時,開啓全流程互聯網司法模式,全面推廣使用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絡庭審、電子送達等在線訴訟功能,積極指引當事人優先選擇訴訟服務網、廣東移動微法院及“粵公正”小程序等網上辦理立案、信訪申訴及旁聽庭審等訴訟事項。

佛山中院立案庭幹警在處理網上立案審查

“爲滿足防疫期間人民羣衆的司法需求,全市兩級法院充分利用網上辦公優勢,及時增配網絡訴訟服務專員和互聯網法庭,實現重點管理、高效流轉。同時,爲了普及推廣線上辦理模式,專門製作網上立案流程指南等系列便民提示。”佛山中院立案庭副庭長彭進海介紹,如今,當事人對訴訟服務“雲辦理”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據統計,1月20日至3月30日,佛山兩級法院共收到在線立案申請27496件,完成在線立案26990件,訴訟服務熱線已累計服務33909人次,線上送達文書5805件,真正做到訴訟服務“不掉線”。

藉助智慧法院

實現遠程調解“雲解紛”

疫情防控時期,如何克服疫情對司法審判帶來的影響,穩妥、高效地解決涉訴糾紛是近三個月以來讓佛山法院每位法官“燒腦”的問題。

“請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對調解協議進行電子簽名確認。”隨着系統顯示簽名完成,一宗疑難定作合同糾紛正式落幕。近日,佛山中院民二庭法官何希紅藉助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的網上調解系統,對因疫情防控無法到庭調解及簽署調解協議的當事人開展線上調解。

這是一起標的700餘萬元的疑難定作合同糾紛,爲了讓雙方當事人實現雙贏,何希紅不斷尋找案件突破口,試圖找到糾紛的最優解。

年前,某房地產公司與某智能車庫公司簽訂合同,約定智能車庫公司爲房地產公司安裝地下車庫停車設備。履約過程中雙方發生糾紛,智能車庫公司未能全部安裝停車設備,房地產公司遂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解除合同,要求智能車庫公司拆除已安裝停車設備並立即返還定作款、違約金等共計700餘萬元。智能車庫公司則反訴請求房地產公司支付已安裝設備款並賠償經濟損失共計600餘萬元。一審法院經審理判令解除合同,智能車庫公司返還定作款並取回已安裝設備,房地產公司不服上訴至佛山中院。

何希紅閱卷後發現,已完成安裝的100多套設備,經特種設備檢驗即可投入使用,若拆除已安裝的高價設備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而且,隨着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商事主體經營受阻,下游企業回款較慢,要求智能車庫公司短期內返還高額定作款將對其今後的生存發展造成嚴峻考驗。

“疫情期間,相較於直接判決,調解在一定程度更有利於保障雙方的利益及後續執行。”爲此,何希紅多次通過電話耐心爲當事人辯法析理、權衡利弊。

法官與當事人“三方連線”開展“雲調解”

調解當天,當事人通過手機“粵公正”小程序參與線上調解。在法官協調下,雙方當事人圍繞合同履行、設備金額等內容進行充分協商,最終一致通過調解方案。

延伸審判職能

支援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糾紛解決了,人也精神了。我要儘快恢復生產,把工人招起來,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3月13日,順德法院民二庭法官張映婷來到勒流某木業公司回訪。創立公司近20年的法人何先生不禁感慨,在法院調解幫助下,公司歷經“山窮水盡”將解散的危機後,在疫情防控期間迎來“柳暗花明”。

張法官到木業公司回訪,查看復工復產情況

此前,該木業公司因股東矛盾面臨解散,在張映婷六輪耐心調解下,這一系列錯綜複雜、涉案金額超7億元的公司解散案得以圓滿解決,爲該木業公司的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撐。

隨着復工復產期到來,佛山法院在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時,助力企業“爬坡過坎”,積極延伸司法職能,主動下沉到企業村組送法上門,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佛山中院志願者與石灣鎮街道勞動社區工作人員到企業檢查防疫和復工情況

從大型商企到臨街小鋪,佛山法院幹警奔走在衆多復工企業之間,依法依規指導企業復工復產,並查看企業防疫情況,提醒復工人員做好日常個人防護措施;從職工返崗後拒不如實報告的法律後果到職工隔離期間薪酬發放等法律知識,再到因受疫情影響發生的合同違約、債權債務等熱門問題,面對企業關心的法律問題,他們及時釋法答疑、提供指引,幫助企業防範各類法律風險,儘可能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志願者到復工企業送法

同時,佛山法院積極參與“企業暖春行動”,聯合佛山市人社局勞動仲裁院開展“問診式”調研,爲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送上法治“禮包”,精準提供司法服務。

佛山法院積極參與“企業暖春行動”

疫情當前,

佛山法院堅持疫情防控和司法審判工作

兩手抓,兩不誤。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

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

確保各項司法工作有序進行,

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貢獻司法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