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如今是許多人到四川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個景點。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據說最初建造這座大佛是因爲大佛所處的地方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由於水況複雜,該處經常發生沉船事故,於是當地百姓爲了鎮江水就修建了這麼一尊大佛。

奇妙的是,大佛建成之後竟真的未再發生過沉船事故。

就是這麼一尊靈驗的大佛在建成至今的1300多年裏多次“顯靈”,甚至相傳發生過多次閉眼事件。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發生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引起了不少的轟動。

爲什麼一座石雕自己會閉眼呢?放在世界百科全書上,應該也是一次未解之謎。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不是爲開發旅遊,而是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三江匯流處經常發生沉船事故,當地老百姓爲了鎮江水而建了這麼一尊大佛。有意思的是,自從建了大佛之後,未發生過一起沉船事故。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樂山大佛高71米,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肩寬28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樂山人民人人敬佛,親切地稱這尊大佛爲“大佛老爺子”。樂山最高的建築物68米,不是樂山市沒有經濟能力蓋更高的樓,而是有語:矮佛三分,也就近佛三分。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是真的嗎?

根據相關記載,樂山大佛閉眼每一次都是和當時的著名歷史事件有關。樂山大佛閉眼事件回顧:分別是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

1962年,遇上了百年難遇的三年連天的自然災害,餓死的人數於萬計。1963年,災情不見好轉,餓死的人繼續增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傷數十萬。

而後,國家動用了4千萬對大佛進行清洗,但還是沒有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淚痕!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2000年,中國成功加入WTO、北京奧運會申奧成功,雙喜臨門,樂山大佛佛頭閃光,吉祥衆生。

2002年5月7日上午9時43分,樂山大佛再現難得一見的“神祕光環”。烏雲還未褪去的樂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現日暈現象,剛剛升起的太陽四周閃現出一個直徑約300米、內紅外紫的五彩光環,色彩時明時暗。千年難遇萬人爭睹!

樂山大佛閉眼的原因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實際上,佛像閉眼的罪魁禍首是酸雨,或者叫酸性沉降,這是一種能夠使非金屬建築材料(混凝土、砂漿和灰砂磚)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現空洞和裂縫,導致強度降低,從而損壞建築物的降水。

酸雨還會導致建築材料變髒、變黑,從而影響城市市容質量和城市景觀,因此被人們稱之爲“黑殼”效應。而我國的酸雨正呈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貴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由於樂山大佛處於四川盆地,近代以來由於空氣污染導致酸雨現象加重,加上該地區空氣溼度比較大,因此發生了大量的酸雨的溼沉降,即經過複雜化學反應形成的硫酸或硝酸氣溶膠被雲、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腐蝕建築和樹木。

佛像閉眼正是一種典型的酸雨“黑殼”效應的體現,佛像上眼瞼變黑,多處表皮脫落,造成了佛像閉眼的視覺效果。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竟都驗證要出大事?

1962年,樂山市政府因佛像破損,專門撥款對佛像進行了全面維修,這也是爲什麼1963的時候佛像又重新睜開了眼睛。

這也是爲什麼樂山大佛建成一千多年來,直到建國之後纔出現大佛閉眼的情況。在我國大力發展工業之前,煤和石油的燃燒較少,空氣質量比較高,自然也就不會有酸性物質的沉降。

佛光則是光的自然現象,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因其形成的要求較高,所以較爲少見。

不過說了這麼多,很多人還是會堅持己見。當然也不能說他們就是錯的,正所謂“寧可信其有”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