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澤連斯基在競選期間發言謹慎,並未對其上任後的經濟發展計劃提出具體方案,而其本人在此之前也並無從政經驗,所以他將如何處理烏克蘭未來的經濟改革以及債務問題,值得持續關注。烏克蘭民衆對於當前政客的角力深感厭惡,同時對貪腐等社會問題十分不滿,而澤連斯基所提出的倡議均爲民衆較爲關心的問題,且在面對與俄羅斯關係等敏感問題上並沒有開出“空頭支票”,在渴望政壇“新鮮血液”、厭惡黨派角力的情況下,政治新人澤連斯基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可謂衆望所歸。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主權部

主要觀點

  • 烏克蘭政治勢力分化,腐敗問題嚴重,民衆對於政客的信任度極低,無政治經驗的澤連斯基在第二輪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勝出反映了烏克蘭民衆對於當前政治角力的厭惡,但其未來政策的順利推行或將面臨一定阻力
  • 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高企、外債佔比較大等問題凸顯了烏克蘭當前所面臨的嚴重經濟問題,能否順利解決這些難題仍有待觀察
  • 與俄羅斯關係前景尚不明朗,雙方關係若能有效緩和將在多方支撐烏克蘭經濟持續復甦

事件概述

2019年4月21日,烏克蘭總統大選第二輪結果出爐,“人民公僕黨”候選人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成功當選烏克蘭總統。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的初步統計結果,澤連斯基獲得超73%的選票,創烏克蘭歷史新高,現任總統波羅申科獲得24%左右的選票。隨後,現任總統波羅申科承認敗選,並宣佈下個月將離任,但不會離開政壇,願意在過渡期爲當選總統提供幫助。

在此前進行的首輪投票選舉中,澤連斯基和波羅申科分別獲得30%和16%的選票。根據烏克蘭憲法,如果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得票最多的兩人將在第二輪投票中決出勝負。

澤連斯基在參加總統競選前是一名喜劇演員,於2015年參演《人民公僕》,此前並無從政經驗。在此劇中,澤連斯基飾演一名因不滿社會現狀而參與總統選舉併成功當選的中學歷史老師。因爲這一角色奠定了澤連斯基“國民喜劇演員”的地位,並在其競選過程中收穫了大量的民衆好感。

評論正文

烏克蘭政治勢力分化,腐敗問題嚴重,民衆對於政客的信任度極低,無政治經驗的澤連斯基當選反映了民衆對於當前政治現狀的厭惡,但其未來政策的順利推行或將面臨一定阻力

烏克蘭曾爲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地理位置特殊,是歐盟各國與獨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受歷史、地理及文化經濟等因素影響,烏克蘭東部地區更加“親俄”,國內政黨也主要劃分爲“親歐”和“親俄”兩大陣營。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烏克蘭國內政治勢力重組,以波羅申科爲首的“親歐”派政黨上臺。但由於執政黨內部鬥爭不斷,烏克蘭在社會改革方面進展緩慢,不論土地監管、私有化還是醫療方面,大多數結構化改革推進緩慢甚至被擱置。另一方面,烏克蘭政客們大開“空頭支票”以打壓對手、獲取民衆支持,但上臺後並未兌現承諾,解決民生、社會問題,反而放縱腐敗現象越發嚴重,對關稅收入和正常經濟秩序造成極大影響,但同時,經濟寡頭財富量急劇攀升。2017年在透明國際組織的清廉指數排名中,烏克蘭在180個國家中排名130位,成爲全球腐敗最爲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些問題對烏克蘭民衆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從而導致公衆對政府支持度非常低。

此次烏克蘭大選競選期間,澤連斯基強調“反腐”,他提議所有貪污人員終身不得出任公職,並呼籲與俄羅斯直接談判,結束烏克蘭東部危機。烏克蘭民衆對於當前政客的角力深感厭惡,同時對貪腐等社會問題十分不滿,而澤連斯基所提出的倡議均爲民衆較爲關心的問題,且在面對與俄羅斯關係等敏感問題上並沒有開出“空頭支票”,在渴望政壇“新鮮血液”、厭惡黨派角力的情況下,政治新人澤連斯基以壓倒性優勢當選可謂衆望所歸。

面對嚴重的貪腐問題,澤連斯基團隊在競選時宣佈反腐方案,包括剝奪政界人士的司法豁免權、公開大多數由私人企業承接的政府項目訂單、要求腐敗公務員主動辭職、加大對涉腐官員懲處力度、獎賞貪腐舉報人以及設立專門的反腐敗法庭等多重措施。若這些措施可以順利實行,將使烏克蘭的腐敗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但在烏克蘭政治經濟寡頭林立的背景下,澤連斯基制定的反腐政策措施勢必會因影響到各大寡頭集團的利益而受到阻撓,由於澤連斯基缺乏從政經驗,執政能力未知,且“人民公僕黨”人數相對較少,雖在第二輪選舉時獲得“祖國黨”領袖季莫申科的支持,但10月後烏克蘭議會將會如何組閣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若政策無法在議會中順利通過,其政策最終效果或將受到一定影響。

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高企、外債佔比較大等問題凸顯了烏克蘭當前所面臨的嚴重經濟問題,能否順利解決這些難題仍有待觀察

除了貪腐問題,澤連斯基仍要面對烏克蘭通脹嚴重、失業率較高及債務等諸多經濟問題。受國內動盪戰亂影響,2014~2015年烏克蘭經濟增速嚴重下滑、全面陷入衰退,2016年來雖有所恢復,仍處在2.5%左右的較低水平,與2008年經濟增速基本持平。受經濟衰退的影響,烏克蘭物價水平飆升,通貨膨脹嚴重,CPI增幅在2015年曾高達48.68%,近3年來雖有所改善,但仍高達10%以上,顯著高於獨聯體平均水平(4.5%),且近10年來CPI增幅波動性高達18.30%,對居民購買力及經濟發展均產生嚴重影響。同時,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工資水平較低以及戰亂問題,烏克蘭大量高素質勞動力外流,失業率也保持在8%以上的較高水平,高於獨聯體近年來平均水平(7%左右)及烏克蘭2013年以前水平(7%左右)。從2014年起,烏克蘭國內陷入動盪,從而導致國防支出大幅增加,政府大量借債,因此烏克蘭政府債務大幅攀升。2015年烏克蘭政府債務規模同比增加大幅87.96%,與GDP比重上升近30個百分點,達到79.33%。2017年政府債務總額與GDP比值雖較上年下降逾10個百分點,但仍高達71%,在獨聯體地區內處於最高水平。具體來看,政府債務中外債佔比較大,達60%以上,且超85%爲國債,其餘爲國家擔保債務;同時,2019~2020年烏克蘭將迎來政府外債兌付高峯,2019年和2020年分別將有30億和55億美元的外債到期,政府償債能力將受到一定考驗。總體來看,烏克蘭政府未來償還壓力較大,債務問題較爲嚴峻。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烏克蘭經濟發展多依靠世界銀行、IMF、歐盟等國際機構的救助,但烏克蘭經濟改革能否順利推進、政府債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是國際組織向其提供貸款和援助的重要前提。2019年10月,烏克蘭將與IMF就新一輪援助計劃進行協商,IMF也會藉此機會對烏克蘭提出更高的改革要求。若無法妥善解決政府債務問題,此次協商的結果也將對烏克蘭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澤連斯基在競選期間發言謹慎,並未對其上任後的經濟發展計劃提出具體方案,而其本人在此之前也並無從政經驗,所以他將如何處理烏克蘭未來的經濟改革以及債務問題,值得持續關注。

與俄羅斯關係前景尚不明朗,雙方關係若能有效緩和將在多方支撐烏克蘭經濟持續復甦

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在2005年年初上臺後,奉行“疏俄親歐”的外交政策,極力追求加入北約,並在天然氣過境、黑海艦隊駐軍、邊境劃界等問題上多次與俄羅斯發生激烈爭執,導致兩國關係陷入僵局。隨後,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就任,其“親俄”的政治立場使烏俄雙邊關係有所緩和。但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再度急劇惡化。隨後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地區親俄民衆也要求進行公投加入俄羅斯,並對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下臺進行抗議,此地區烏克蘭政府與“親俄”派武裝持續發生衝突。2018年11月,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亞速灣爆發軍事衝突,隨後烏克蘭宣佈實施30天戒嚴,軍隊全面備戰。2018年12月,烏東戰場頻繁持續發生交火事件,地區局勢持續動盪,烏俄關係陷入冰點。

與此同時,烏克蘭現任政府採取了“親歐”政策,與歐盟簽署了多項國際協議,包括支持和鞏固烏克蘭能源供應、加強政府執政能力、提高職業教育改革的有效性等多方面。但由於烏克蘭局勢動盪、歐盟內部事務繁多且需兼顧與俄羅斯之間的利益,烏克蘭與歐洲關係也並未取得過多實質性進展。

澤連斯基在競選時呼籲與俄羅斯直接談判,結束烏克蘭東部危機。4月19日,在與波羅申科公開辯論時,澤連斯基強調將對頓巴斯地區“重新洗牌”,在全面評估烏克蘭利益的基礎上重啓明斯克進程,並將努力實現東部地區停火。若此番舉措可順利推行,與貿易第一夥伴國俄羅斯的緊張關係或將得到適當緩解,進而帶來貿易額增加、區域穩定、由於與俄方關係緊張所增加的國防支出減少、政府債務增速放緩等利好,將有利於未來烏克蘭經濟持續復甦。

聯繫人

莊園 | (8610)85171271-8699 |

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爲:聯合資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