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4月30日,60歲的敬一丹退休前最後一天,在節目最後,她祝大家勞動節快樂,並淺淺的、隆重的鞠了一躬,沒有對大家說再見。《焦點訪談》節目開播20年,敬一丹主持了19年,一直秉着自己的原則拒絕改變,她無數次奔赴在最前線,她用對話記錄了每一個故事。

央視有很多優秀的主持人,比如情商高,幽默風趣的撒貝寧。

氣質優雅,智慧並存的董卿,還有美麗大方,口齒伶俐的李思思等。

但小編今天要講的是3屆“金話筒”獎獲得者敬一丹

01.

敬一丹,1955年出生於黑龍江。

她每天都會聽着收音機裏的廣播,被播音員的聲音吸引着,雖然年紀小不懂但播音員成了她的夢想。

敬一丹在上中學時,還被學校委任廣播站的播音員,主持天賦正在慢慢被挖掘出來。

1972年,她跟大多數人一樣去下鄉當知青,她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在林場當廣播員。

她每天都用一句“擼起袖子加油幹”去鼓勵同伴和大家,大多時間她都是在廣播站度過。

後來據敬一丹回憶:“離開廣播站的那一刻,我是哭着走的。”

1976年,敬一丹以工農兵的身份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但國家恢復了高考,工農兵只能學習兩年。

畢業後,敬一丹爲了繼續深造實現自己的夢想,她決定考取研究生。

由於之前幾年下鄉經歷,她文化不是很高,連續考了兩次母校的研究生,還是沒能考上。

這時的她已經29歲了,雖然想放棄但又很不甘,就這樣猶豫不決的樣子讓母親看到對她說:

“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真要想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

就是母親的這句話,她又一次的走上考場,還好沒辜負自己的努力,第三次考上了。

終於在30歲的這一年,她考上了母校研究生班,她的人生開始了另一個階段。

考研時,她結識了同樣考研的王梓木,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但他們還是各自住在宿舍裏。

每天都跟沒結婚的狀態一樣,熬過了3年的苦日子後,她留在學校教書了。

這份工作收入高、也體面輕鬆,還可以照顧家庭,但她總覺得自己是學新聞的,應該去做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1988年,中央電視臺來北京廣播學院招人,她去報名參加,結果幸運的被錄用。

33歲的她,開始猶豫是留下做老師還是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敬一丹此時想起母親的那句話。

她決定不能留下遺憾,便來到了中央電視臺,成爲一名主持人兼記者。

02.

由於央視人才濟濟,競爭異常激烈,敬一丹深知自己沒有優勢,決定付出所有的努力去站穩腳跟。

敬一丹開始經常加班加點,還向年輕的同事請教問題,她把每一項工作都放在第一位,努力去做好去完成。

敬一丹氣質優雅的形象,字正腔圓的播音,紮實的積累讓她在衆多主持人裏脫穎而出,在1993獲得第1屆金話筒獎

她不懈的努力和學習,都被大家看在眼裏,主持才華還有對工作的態度更是被領導看重。

於是,她以自己的名字開創節目《一丹話題》,這個節目是全國首個用主持人名字命名的。

足以看出領導對她有多器重,敬一丹對這個節目也非常用心,無論是選材還是採訪製作,只要是她會的都親自去做。

節目播出後,收視率高,觀衆們的反響都挺高,但開播才一年,敬一丹就決定告別這個節目。

並說道:“雖然是最後,但我們不必說再見。”

因爲央視新聞中心的主人來邀請敬一丹主持新節目《焦點訪談》,說明節目內容後,她同意加入。

1995年1月1日,敬一丹帶着新節目《焦點訪談》出現在電視機裏:

“您好,觀衆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金子在哪都會發光,更是在這一年,敬一丹獲得第2屆金話筒獎

節目播出以來有很多觀衆在時刻關注着,每天還有觀衆給節目寫信。

只要是寫着“敬一丹收”,她就覺着有責任要看完,她也是主持人裏看信最多的。

敬一丹這時感覺到肩上扛着重擔,自己一定會把這檔節目做好。

由於這檔節目是以輿論監督爲主,她用以柔克剛的方式主持着。

敬一丹沉穩的主持風格和理智的思考,在1997年成功獲得第3屆金話筒獎

她在2014年因爲一張衣衫不整的圖跟編導發生意見衝突。

編導對她講:“她們都是壞女孩兒,爲什麼不能露出她們的臉?你狠不下心來,就沒有鋒芒!”

正是這句話,她思考片刻後說:

“如果鋒芒給人帶來痛苦,我寧可不要。要讓人保持痛感,讓我們整個社會保持痛感,而不是給人痛苦。過把癮就是,不是成年人的痛苦。”

《焦點訪談》節目開播20年,敬一丹主持了19年,一直秉着自己的原則拒絕改變,她無數次奔赴在最前線,她用對話記錄了每一個故事。

2015年4月30日,60歲的敬一丹退休前最後一天,在節目最後,她祝大家勞動節快樂,並淺淺的、隆重的鞠了一躬,沒有對大家說再見。

她是冷靜的質詢者,動情的講述者,她一個人挑起了《焦點訪談》的重任,成爲央視的鐵肩

敬一丹做了27年的主持人,她總是很嚴格的要求自己,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失誤

敬一丹也從沒跟大家說過“再見”,但我們知道她總會以不同的方式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

03.

2015年5月1日,退休後的敬一丹註冊了自己的微信公衆號,號上第一篇推送的就是《不說再見》。

文章的開始,她像第一次帶着《焦點訪談》節目跟大家見面時一樣,對讀者說“您好”。

公衆號一直在更新推送着,她在上面記錄了跟父母的交談,對新聞人物的回訪等。

今年的疫情,敬一丹還用文字、聲音問候了武漢並鼓勵着他們,她的歲月時光都記錄在這裏。

敬一丹不僅在公衆號記錄着生活,還寫作出版了書籍,裏面也是記錄着她的一生,她的家庭,她的工作歷程。

敬一丹在書中回憶主持生涯:我不是什麼成功女性,也不是什麼女強人,只不過是乾電視工作的,如果說還取得了一點小小成績的話,不過是比別人多付出了一些汗水而已。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我覺得每一個腳印裏都盛滿了坎坷和踏實。

時光荏苒,敬一丹如今已經65歲了,她每一天過的很充實,還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探索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