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人文视角
编辑 I 九歌
“有一种记忆叫十里洋场,有一种风情叫老上海。”上世纪的老上海,既充满了一派繁华景象,也涌现了各式各样的大人物。谈论到老上海,就很难绕开“上海三大亨”的传奇故事,其中尤其以杜月笙的故事最为传奇。
杜月笙的一生颇具传奇,尤其是他为人处世方面,更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杜月笙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在他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

正因为杜月笙的起点很低,他才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14岁,杜月笙就离开家独自闯荡江湖了,一开始他在上海的果行当学徒。杜月笙的运气也是蛮好的,他得到青帮大佬陈世昌的赏识。
有了陈世昌的举荐,杜月笙有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之后杜月笙凭借着过人的本领,逐渐得到黄金荣的重用。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就是黄金荣交给杜月笙打理的,这也是杜月笙的起步点。

在这之后,杜月笙有了赌场的支撑后,慢慢的向其他领域拓展,其中贩卖鸦片就是杜月笙重要的门路之一。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皇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鸦片销售这条通畅的“全球网络”。
杜月笙在上海崛起之后,和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1937年8月,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战争,不久便爆发了淞沪会战。

在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在民族大义面前,杜月笙做得比张啸林更好一些。日本人拉拢杜月笙,企图得到他的帮助,没成想11月杜月笙迁居到了香港。
1940年,杜月笙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抗战胜利之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把之前的势力范围重新整理了一下,无疑杜月笙成为上海青帮最有势力的人。

然而,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杜月笙敏锐的嗅觉,让他再次离开上海。他带着妻儿老小来到香港,从此就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了。杜月笙迁居上海后,身体上不仅疾病缠身,而且日常生活还需要靠朋友接济。
在杜月笙病重时,曾有人找过杜月笙,希望他能回到上海。杜月笙的内心世界,他也是想回上海的,毕竟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的。

多年之后,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曾接受别人采访时:“父亲曾委托《新闻报》总编钱永铭写回信,信写好之后,钱永铭喝醉了酒,错把信寄到了台湾。”
杜月笙写的回信阴差阳错地寄错了地方,也就打破了他原来回上海的计划。这件事也成为了杜月笙的最后憾事,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杜月笙这样对子女说:“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没多久,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一个果行学徒,逐渐成为旧上海叱咤风云的青帮大佬,这样的人放到任何时代,都令世人敬佩不已。
倘若当初那封回信没有寄错地方,或许杜月笙也不会留下平生憾事,他也可以回到上海定居。晚年的杜月笙未能回到上海,从杜美如的口中得知,这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