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板姐姐愛旅行【原創首發,禁止複製轉載,歡迎關注,歡迎分享。】

佛教在我國已經擁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佛教大大小小的寺廟和佛像在我國境內遍地開花, 隨處可見並且有很多已經成爲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像是唐朝時期的樂山大佛還有後來建立的南海觀音等等。很多遊客和信徒將這些地方當做修行和旅行的最佳景點。畢竟在感受一些其他的文化歷史同時,也能夠放鬆自己的心情。

說到佛教,就要說一說佛像。佛像是佛教的一個標誌性物件之一,是最爲廣受流傳的。而佛像通常是一些佛祖或者菩薩的塑像,常見的比如釋迦牟尼佛祖,燃燈古佛,彌勒佛還有觀世音菩薩等等之類的佛像。這些佛像有大有小,大的就譬如樂山大佛,小的就常見於人們佩戴的彌勒佛這種。

佛像的使用材料也有很多,常見的是石頭,因爲石頭原料豐富,並且可以保存較長的時間內不會如木頭或者其他的東西一樣破碎腐爛。所以常見的就是石頭佛像。還有其他的材料比如木頭、黃金、黃銅、玉石之類的,這些就比較精緻小巧。同於進行一些特殊的儀式和紀念品。而大家知不知道還有一種佛像,是人體的肉身所成的呢?

這種被大家成爲“肉身佛”,一般是由高僧圓寂之後的身體爲原料所成的。這次我們着重說的就是福厚長老。福厚長老生於1919年,在13歲的時候由當時的高僧妙月和尚點化並皈依佛門。據記載福厚長老的性格一直都是比較沉默寡言,除了在誦經的時候低聲誦讀,除此之外都是沉默不語。

福厚長老於2012年在福州圓寂,享年94歲,出家時間81年。在福厚長老圓寂後,當地的寺廟按照福厚長老的意願,開始着手進行肉身佛的準備基礎活動。據專家正確解釋,福厚長老生前最後的一段時間就已經在配合寺廟其他僧人開始準備了。在圓寂之前應該有過節食,然後圓寂之後被僧人進行相當徹底的防腐措施,然後置於缸中自然等待。

於是在2016年,福厚長老在三年半之後,由衆人開始準備開缸。然後經過一系列的消毒,刷漆之後給福厚長老的身體表面進行貼金。這一系列工藝之後,渾身亮着金光的百歲慈祥老人,就成爲了一座肉身佛,被衆人跪拜之後供奉於寺廟內。福厚長老的肉身佛是我國目前距今年限最短的肉身佛,也是最“新鮮的”肉身佛,其圓寂之後位於缸內三年不腐。而時間最長的距今也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對於福厚長老有何感慨。有的信徒說這是福厚長老終於立地成佛的道行,是佛教修行的楷模。也許是多年的修行讓福厚長老真正的離開世俗,飛昇成佛,也許是科學解釋良好的防腐措施。但是不管如何,不管是否信仰,我們都要表示尊敬。最後若是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都可以在下方進行評論和留言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合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