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注意的,除了天廣中茂以外,延期披露年報的A股公司均已披露了2019年的主要經營數據。一位上海的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部分業績鉅虧的公司或藉着疫情藉口延期披露年報,實際或是自身內控存在一定隱患。

原標題:118只A股延期披露年報,須警惕變臉公司“渾水摸魚”

ST銳電(601558.SH)已成爲2020年首隻“面值退市”股票。而此前,股價已經連續16個交易日低於1元的天廣中茂(002509.SZ)顯然不想步其後塵。

危急時刻,天廣中茂“殊死一搏”掏出了一份 “保殼計劃”。該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將所持股票相關權益轉讓,且新進大股東即刻開始增持。

5月5日,天廣中茂公告稱,陳秀玉、陳文團與寧波銘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銘澤投資”)簽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將合計持有的公司42039萬股股份,累計佔公司總股本16.87%的對應股東表決權、董事提名權等股東權利委託給銘澤投資,後者將成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天廣中茂說明,本次同時披露《表決權委託協議》、《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等信息,是否屬於濫用表決權委託、惡意拉抬股價以規避面值退市。

值得注意的,除了天廣中茂以外,延期披露年報的A股公司均已披露了2019年的主要經營數據。其中,業績鉅虧的個股風險值得警惕。

天廣中茂成唯一未披露2019年經營數據公司

引入銘澤投資作爲單一第一大股東(不含一致行動人)後,天廣中茂公告稱,銘澤投資、尚榮資本及其關聯公司擬在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1%。

天眼查顯示,尚榮資本是一傢俬募基金管理機構,目前旗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約267億元,管理基金22只。銘澤投資是其全資子公司。

從股價表現來看,天廣中茂的“保殼”暫時奏效。截至週三收盤,公司股價收報0.95元/股,漲幅3.26%,盤中一度拉高突破1元關口。如果能再有一個漲停板,公司股價便可重回1元。

儘管“面值退市”風險暫緩,但天廣中茂業績虧損、鉅額違規擔保、債券違約等問題若無法及時解決,股價暫時的止跌或只是權宜之計。此前,公司稱將原定於2020年4月28日披露的2019年年報推遲至2020年5月30日披露。對此,深交所表示高度關注,稱後續將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天廣中茂預計全年虧損21.58億元至30.47億元,持續經營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作爲曾經的“消防第一股”,天廣中茂轉型園林及食用菌領域後高溢價收購行爲令公司近年來業績一路下滑。

2015年,公司分別以12億元、12.69億元收購了中茂園林、中茂生物100%股權,溢價率分別爲90.83%、469.25%,合計評估增值16.19億元。不過,收購標的並未完成業績承諾。2018年,天廣中茂計提了中茂園林商譽減值1.92億元、中茂生物商譽減值4.19億元。當年業績由盈轉虧,虧損4.5億元。

併購的“惡果”仍在持續發酵。2019年業績修正公告中,天廣中茂將歸母淨利潤從-1.81億元至-3.16億元,向下修正爲-21.58億元至-30.47億元。修正的主要原因亦是對收購的中茂園林、中茂生物所形成的商譽存在明顯的減值風險。

另外,天廣中茂的年報難產,或與公司股東違規擔保、內控存在嚴重隱患密不可分。

4月24日,深交所發佈了關於對天廣中茂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經查明,天廣中茂股東邱茂國在2017年3月~2018年11月期間,通過時任董事長邱茂期及中茂園林、中茂生物有關人員,在未經公司內部審批的情況下,使用中茂園林及中茂生物公章爲其相關債務提供擔保,擔保金額合計3.93億元,佔天廣中茂2018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8.65%。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天廣中茂對外擔保達7.82億元,佔比2020年一季度末淨資產的71.79%。其中,68.89%爲關聯方擔保,約5.39億元。

此外,2019年10月28日,天廣中茂的“16天廣01”已構成實質違約,該債券目前處於停牌,餘額12億元,逾期利息6000萬元。

逾百家公司年報延期,警惕業績鉅虧個股

疫情突發影響了不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此前,滬深交易所表示,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期披露2019年年報的上市公司,可按規定延期披露,但原則上不晚於6月30日。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計118家公司年報延期披露,滬市38家,深市80家。除了天廣中茂以外,均已披露了主要經營數據。

“實際上,交易所對疫情影響造成的年報無法及時披露較爲理解並給予了協助,包括相關監管政策、披露要求格式。還有專門人員對接瞭解報告披露的進展。”一位上市公司的董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少生產製造型企業,審計團隊與工廠分隔兩地,資產可能分佈全國多個城市。疫情之下,審計機構一時難以走訪,爲年報編制加大了難度。”

總體來看,延期披露年報的部分公司的主要業務或核心子公司位於湖北地區,披露延期難以避免。數據顯示,註冊地在湖北的上市公司,有16家的年報延期披露。同時,還有部分公司的主要營收來自海外地區,也讓年報披露的難度加大。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有部分業績大幅虧損的個股,計劃延期披露年報後收到了監管的問詢。如*ST飛馬(002210.SZ)、長城動漫(000835.SZ)、華訊方舟(000687.SZ)、科迪乳業(002770.SZ)等公司,均在發佈延期披露年報公告後收到了交易所關注函。

科迪乳業可謂是今年以來的“爆雷王”。5月5日晚間,公司回覆深交所稱,公司無法如期完成年度報告披露確實是受疫情客觀影響所致。此前,公司因2019年年報披露將延期至2020年6月24日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該公司表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年審會計師三月中旬才逐步進入開展現場工作;部分員工(包括財務人員)居家隔離,其中大部分直至三月下旬纔到崗,有財務人員直至 4 月 11 日纔到崗。

2019年8月,科迪乳業被曝光拖欠奶農約4100萬元款項,令市場內一片譁然。到了三季報披露時,公司賬面近17億元的貨幣資金竟然“不翼而飛”。目前,公司已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此前科迪乳業披露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4962萬元,同比下降138.42%。

而到了2020年,科迪乳業的業績進一步下滑。4月30日,公司披露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總收入5770.8萬,同比下降80.1%;實現歸母淨利潤-4094.6萬,上年同期爲2997.9萬元。同時,公司的毛利率爲-6.4%,同比降低29.8個百分點,淨利率爲-71%,同比降低81.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報告中,科迪乳業董事趙暉、監事李明以不直接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無法充分、全面獲取相關信息爲由,均表示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而在公司2019年半年報中,亦有三名獨立董事聲明無法保證內容的真實性。

一位上海的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部分業績鉅虧的公司或藉着疫情藉口延期披露年報,實際或是自身內控存在一定隱患。投資者短期不宜參與,最好等年報披露後再多投資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