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來說說人類情感因素,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馬的幫助,在工業革命之前馬都是主要運輸勞動力。因此如果單從肉品的營養價值來看,馬肉應該成爲比牛肉更受歡迎的肉類,但這種情況很罕見,筆者認爲這種現象背後存在兩種原因,分別是經濟效益因素和人類情感因素。

實際上,馬肉無論在營養上還是健康程度上,都要比牛肉好,因爲科學研究表明馬肉中含有更少的脂肪和更多的蛋白質,不僅如此還含有人體內必需卻又無法自己生成的氨基酸。因此如果單從肉品的營養價值來看,馬肉應該成爲比牛肉更受歡迎的肉類,但這種情況很罕見,筆者認爲這種現象背後存在兩種原因,分別是經濟效益因素和人類情感因素。

先來說說人類情感因素,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馬的幫助,在工業革命之前馬都是主要運輸勞動力。由於成年之後的馬匹普遍有着比人類高大和結實的身體,因此它們往往能夠勝任很多運輸任務。人們在運輸貨物的時候需要用到馬,在打戰的時候也需要騎馬衝鋒陷陣,世界上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遊牧民族就是在馬背上打下了自己的王國。對於長期和馬匹接觸的將士來說,馬已經成爲了他們人生的朋友。

即使它們不會說話,這也不妨礙它們和人類產生共鳴的情感。對於依賴馬匹運輸貨物的商人來說,馬就是他們維持生計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這種動物產生了信任和依賴。然後再來談談馬的經濟效益,馬肉雖然能喫,但是根據喫過的人描述,馬肉喫起來的味道和野山羊差不多,談不上鮮美。其次,如果將馬作爲一種提供肉類產品的牲畜,那麼它能給人類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會大大降低。

因爲馬無法高效地將食物轉化成自身的肉,這與它們自身的消化能力有關。同樣提供100斤草進行餵養,牛和羊喫了之後可能可以長出1斤肉,但是馬只能長出半斤肉甚至更少。而如果讓馬匹承擔運輸的工作,它們可以一生都爲人類服務,跋山涉水,而人類所需要提供的只是水和食物。相比之下,後一種利用馬的方式更具有經濟效益,這也是人類很少喫馬的第二個主要原因。

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了從古至今很少出現人喫馬的現象。即使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利用機動裝置來替代馬匹在運輸任務中的位置,但它們之後也沒有被人類大量食用。相反,現在很多存在於人類世界中的馬匹得到了相較於其他家畜更高的待遇,有些馬匹還因爲品種高貴受到了更高規格的待遇,這真是一般人羨慕不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