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是谁吗?”“你们压根儿没权利查我!”

4月30日,在铁路义乌站的安检通道处,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对车站工作人员大发雷霆,表示自己“正在公办”,言语间尽显“官威”。

这名老人行李在通过安检时,设备显示行李内可能携带了多枚印章,怀疑是公章。

“根据印章上的内容来看,老人家确实‘很有来头’,比如有人民日报内参室、法制日报社之类的公章。”随即工作人员喊来民警对公章进行核实。

而就是这个过程,老人不断强调自己“身份”,并称民警无权对他进行盘查。

见老人不配合,民警只好将他带回义乌铁路公安分局作进一步调查。

老人姓徐,今年72岁,北京人,经核查他随身携带的9枚印章均为假章,其中包括“中纪委信访接待室”“人民日报内参部”“法制日报社”等国家机关的公章,以及4枚企业公章。

徐某交代,他是一名退休的副处级干部,这些假章是他2018年前后在义乌、长沙等地,累计花了近2000元购得的。

徐某说,他平日里与北京当地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合作,当接到一些敏感的案件时,便会利用这些假章开具所谓的“权威说明”,增强律师在代理相关案件时的可信度。

“如果官司赢了,一般会给我20%左右的提成。”

为了进一步包装自己,徐某还特地定制了一些名片,并给自己冠上了“中华法治网总裁”“中华法制报社副总编”“中纪委(监察委)特邀监察员”等头衔。

目前,徐某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印章罪已由义乌警方作进一步调查处理。经警方核实,徐某并非国家公务人员。

你可能喜欢

供稿:义乌公安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