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橘昭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 | 壞貓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紅樓夢》中巧姐的判詞,被貓膩轉頭寫成了一部極其燒腦的權謀著作。

當原著黨終於盼來影視改編的時候,內心的感情是十分複雜的,既激動又害怕。

激動的是,終於能在熒幕上看到“小范達人”玩轉朝堂,扭轉乾坤,怕的是萬分期待落入空處。

幸而開播之後,雖說與原著有出入,但是也有許多可取之處。

範閒何許人也?

身後有個能與四大宗師匹敵的瞎子叔五竹做僕人,監察院是他老媽一手創立,不過幾歲就被扔了個僅次於院長之下的提司腰牌。老爹是戶部尚書掌管天下銀錢,長到十六給結了門親事,媳婦兒的陪嫁還是一國的內庫,未來岳父大人還是當朝宰相,岳母是長公主。

範閒此人,可以說是慶國最大的一個二世祖了。

​但就是這麼一個天之驕子,並沒有被培養成一個酒囊飯袋,而是從小開始修習絕世功法,還要大清早起來去懸崖邊接受五竹叔的“棍棒教育”,用以強身健體,培根固元。鍛鍊身手,這還不夠,日常喫喝都是毒品,半夜三更還要跟着用毒的老師費介去亂葬崗挖尸解剖。

在很多作品裏,大部分呈現的只是一個人所享受的一切,而《慶餘年》裏,範閒雖然也是自帶了主角光環,但在那光環之下,又多了更多真實。

一個人得到的越多,牽涉的也會越廣,責任也會越大,前人們能打下的江山,卻更希望後人能夠有能力守住。

所以費介告訴範閒:“在你長大這些年,你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將來纔會有保護別人的實力。”

電視劇裏,將費介和小范閒相處的那段表現得十分詼諧有趣,兩個思維都很跳脫的師徒,一大一小坐在藤椅上,拿着蒲扇互相招呼:“師父,剛調好的毒,您嚐嚐。”

“想想,是什麼毒,什麼時候下的,怎麼中的毒……”

“按平時教的,自己選一瓶解藥。”

劉樺老師出演的費介表情可以說是相當到位了,覷着眼偷看小徒弟挑解藥,看他挑完以後,又默默地將藤椅拖遠了些,笑看着自己小徒弟選錯了藥出了醜,師徒二人嬉笑對罵間是許多溫情。

離別時,缺心眼的師父面對依依不捨的小徒弟也動了真情,一句:“我要是早些年碰到你,我可能會選擇另外一條路,娶個女人,養你這麼一個狡猾的小混蛋。”

小范閒回了句:“老師,將來我給你送終!”

當時劉樺老師臉上那種動容的細微表情,傳神到讓人幾欲落淚。

作爲慶國最爲扎眼的二世祖,範閒也是活靶子一樣的存在,身邊處處危機四伏,爲了不連累身邊的人,他只能選擇疏遠。

明與小范閒相依爲命澹州的奶奶,在他成長過程中,一直表現得疏離而冷淡。

到京都來人想要接走範閒的時候,觀衆才明白,原來之前的冷漠只是僞裝。

面對長跪不起的京都護衛,老婦人始終不肯鬆口,不允許他們帶走範閒,一邊剪着窗花,一邊淡漠而霸氣地說了句:“讓他們跪,跪死了給他們收屍。”

家中的周管家和外人勾結想要謀害範閒,老婦人早已洞若觀火,命人將周管家綁了,當着範閒的面告訴他一個道理:“閒兒,道理你要記住,長大了要學會心狠。”話畢叫人打斷了周管家的腿,扔到了船上,讓他一輩子不能上岸。

這時候,祖孫二人真實的情感才慢慢浮出水面,原來奶奶一直都是疼愛這個孫子的,聽到孫子決意要上京都,老人不捨,不肯去送別,獨自在房間裏傷感嘆息着。

​看到孫子回屋來拜別,老婦人眼中含淚,艱難地追出了幾步,那言行眼神看得人淚目,曹翠芬老師果然是當之無愧的老戲骨。

而一入京都,範閒纔會真正明白一件事情,能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只有自己的力量。

無論身上揹負了什麼,只有一次的人生就要活出自我。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京城中有盤根錯雜的各方勢力,皆因爲範閒是將來內庫的接管人而開始蠢蠢欲動。

從小接受了嚴格教育的範閒,面對挑戰並未有退縮的心,而是想方設法在各方的的牽制中活出自己的個性來。

面對尚書爹範建給他安排好的人生,他大聲地說:“我是個活生生的人,我不要用自己活生生的人生去換一個內庫。”

當有人當街侮辱《紅樓夢》是不入流的書時,他會大聲斥責:“你看的是文章還是名氣?目光這麼淺薄,怎麼能自稱爲文人!”

在以勢力壓人的京都中,他強調的是“人人平等”。

雖有千萬人,但範閒卻如此與衆不同,雖然說電視劇裏的範閒與小說裏範閒的性格不盡相同,但一身反骨的本質也並沒有變。

貓膩在原著裏寫過:“人生在世,總得努力去做些什麼,就算被人恥笑天真,也總得默默試一下。”

範閒人如其名,就是要到這世上來討個嫌,與這世間的不平鬥上一鬥,與這上位者制定的規則論上一論。

並非說有一身反骨的人總是對的,但人生在世總該有一些自己所堅守的信念,哪怕是理想主義,哪怕天真到會被人恥笑,活得痛快恣意纔是不枉此生。

雖然,在剛剛出來的這幾集,並沒有完全將故事展開,但後續還是令人有寄望。

《慶餘年》的官微裏,編劇王倦說:“這是一部現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碰撞的劇。”

從臺詞到情節的改編,不論是用語還是精神上,確實都未曾脫離這個主旨,譬如給王啓年發好人卡,比如手術專用的手套。

同時,每個演員都對“慶餘年”三個字有不同的理解,最動人的是陳道明和吳剛所飾演的角色的理解。

“人生於世自有所好。”

“人生一世,選條路,不退讓不更改,一直走到盡頭,是件幸事。”

慶餘年,慶有生之年,幸餘年縱情,當無悔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