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否》这部剧,堪称是婚恋观的大成之作,盛明兰的择偶标准,放到现代也极具借鉴意义,不论是人中龙凤、仪表堂堂的齐衡,还是医药世家、温厚朴实的贺弘文,抑或飞扬跋扈,率性洒脱的顾廷烨,都对明兰倾心爱慕,最终明兰嫁入侯府,从唯唯诺诺的六姑娘变成了杀伐决断的诰命夫人,将幸福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贺弘文是明兰的祖母遍寻诸多人家选出来的,他品行端方,是个正人君子,明兰若是嫁给他,虽不会大富大贵,但可以相依相守,安稳度日,明兰原本是应了这门婚事的,但突然冒出一个曹表妹,让明兰陷入了斟酌,于是,经典婚姻观上线,“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他的最低处,能不能忍得下去”。

原标题:《知否》贺弘文可怜表妹而错失明兰:有一种男人,再优秀也不能嫁

《知否》这部剧,堪称是婚恋观的大成之作,盛明兰的择偶标准,放到现代也极具借鉴意义,不论是人中龙凤、仪表堂堂的齐衡,还是医药世家、温厚朴实的贺弘文,抑或飞扬跋扈,率性洒脱的顾廷烨,都对明兰倾心爱慕,最终明兰嫁入侯府,从唯唯诺诺的六姑娘变成了杀伐决断的诰命夫人,将幸福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小公爷有品有貌,出身大家,一心爱着明兰,承诺要一辈子对她好,明兰也是动了真心的,满心期待着小公爷娶自己回家,但这样身世的男子,光环皆来自于家族,也就必然会受到家族的牵制,除非他能够像顾廷烨那样,从家庭中脱离出来,靠厮杀拼出一条血路,否则再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

他的母亲平宁郡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就算明兰高攀嫁过去了,也是受不尽的委屈,齐衡保护不了她。在母亲的筹算下,齐衡娶得每一任妻子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但都为他的家族化解了危难,带去了荣光,那些儿女情长很少在高门大户上演,他们更加注重利益的联结。

齐衡曾在自己中了进士后去找明兰,听到那近乎哀求的语气,明兰也是于心不忍的,但她懂得,永远不要向后看,齐衡已经放弃过自己一次,即便今日答应了,后面还会有千难万阻,他保护不了不为,也同样保护不了明兰,倒不如放各自一条生路,好聚好散。

贺弘文是明兰的祖母遍寻诸多人家选出来的,他品行端方,是个正人君子,明兰若是嫁给他,虽不会大富大贵,但可以相依相守,安稳度日,明兰原本是应了这门婚事的,但突然冒出一个曹表妹,让明兰陷入了斟酌,于是,经典婚姻观上线,“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他的最低处,能不能忍得下去”。

贺弘文的最低处,就是太心软,当他看到因流放被黥刺的表妹跑来哭诉,顾不得明兰的感受,打算纳表妹为妾,这种仁义道德,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把利刃,若是谁对他的决定表现出不满,就会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架上,被口诛笔伐,成为被牺牲的一方。更何况,贺弘文与表妹青梅竹马长大,互生情愫,否则单是可怜她,也不只纳妾这一个法子,明兰不愿吃夹生饭,嫁给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丈夫。

反观顾廷烨,他虽然从小受了不少误解和委屈,但活得恣意妄为,长大后靠自己的智慧和英勇扬眉吐气,虽然乍一看,他算不上良配,但那句“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是老几”,让明兰心动,明兰因庶出吃了不少苦,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表现得乖巧懂事,处处收敛,而顾廷烨懂得她内心的渴望,让她真正做回自己,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也无需置身于虚情假意,真实洒脱地活着。

小公爷和贺弘文看似都是良配,但都有一个弊病,就是太“弱”,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选择乖乖就范,而不是去反抗,为自己争取主动权,这种性格和处事方法,会是日后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隐患。

这世道并非谁弱谁有理,贺弘文太过“拎不清”,明兰还没有娶进门,就想着给自己纳妾,如此分不清轻重缓急,拖泥带水,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

在原著的番外里,贺弘文娶了一个“悍妇”,处处压制妾室,贺弘文会去安抚哭闹的曹锦绣,但他不会直接参与到妻妾争斗中去,他对曹锦绣心生怨恨,却又做不到干脆利落地甩掉,这就是他性格里拖泥带水的一面,拿不起也放不下。

在现代,像贺弘文这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和家庭背景,善良敦厚,会照顾人,就算得上是位理想的丈夫,但太软太弱的男人,只会让妻子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种老好人,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永远分不清善恶是非,他会扛着道德的大旗,将阻挠自己的人陷于“不仁不义”之中,最后受益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外人,苦得都是身边人。

亲密关系里的权力,就是在一弱一强间寻找平衡的,若你是强势的一方,温良的男人倒也可选,若你希望能找一个坚强的后盾,在风雨间为你营造一座避风港,对这样的男人还是避而远之吧,说不定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

一个人在婚前像宝一样端出来的优点,婚后肯定会缩水,而处心积虑隐藏起来的小坏,婚后都会变成大坏。婚姻漫长,我们最终还是要与一个人的短板相处磨合,就像盛明兰所说,择偶时,还是要看一个人的最低处,若忍得了,则皆大欢喜,若忍不了,再多的优点也要舍弃。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