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星座只适合娱乐?——关于性格测试,你应该知道这些

生成你的性格标签,为自己代盐!

去年朋友圈有段时间被一张性格测试图刷屏了,据说该公众号柏拉图一夜之间涨粉几百万(我想进去看看的时候却发现被微信封杀了)!

我们对了解自己的性格到底有多大的热情?

还记得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话吗——“人啊,认识你自己吧”,从几千年前开始,人们就对这个话题乐此不疲了。

从星座、血型、生肖、笔迹,到九型人格、色彩心理,再到MBTI、大五人格······

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测试到底哪个有用?可能大多数人都分不清楚,我们只是乐此不疲。

我们之所以爱做性格测试,大致是两层目的:1,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的弱点;2.了解他人,预测他人行为;

评价任何一种测评工具,都有两个维度:1.信度,准不准确;2.效度:适不适用;

那么我们来看看刚才提到的这些测试吧,因为工作和个人爱好的关系,对这些测试或多或少有些研究。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性格测试靠不住,娱乐一下即可,但别太当真。

这类不靠谱的测试包括:星座、血型、生肖、笔迹、九型人格、色彩心理等;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类型说:先有类型,再有解释;

2.不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比如星座是占星学、九型人格是外国的玄学;

3.缺乏临床实证,无法验证;

4.巴纳姆效应,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九型人格可能会有些争议,很多人认为九型人格很有道理。维基百科上是这么评价九型人格的,并非是一个正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只是在当代的商业文化下,用于了解职场职场文化的一种测试,给予人格一个片面标签化的定义。

在我看来,九型人格不过是种复杂版的星座,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验证下,几乎没有一家主流的测评机构的产品使用九型人格。

为什么说星座只适合娱乐?——关于性格测试,你应该知道这些

那么为什么这些不靠谱的测试这么流行呢?

因为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传播的规律。

人们对这个话题有无穷的好奇心,又不想花精力研究。它们不像科学的测评那么晦涩难懂,而是简单易行好理解,简直让人不得不爱。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解释下性格测试,组织行为学一开始就告诉我们3个关于人的重要事实:

1.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几乎没有简单而普适的原理能解释人的行为。我们从小在学习自然科学时都背过可以称为绝对真理的各种定律,而人文科学中的概念或理论必须反映情景或权变条件,即使是马列主义也需要考虑中国特色不是。

2.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解读他人,我们从小也学到了大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但实际上,这些理论和方法,大多是靠不住的。

3.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但不要寄希望于发现许多简单而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样的理论很少很少。

关于性格测试和招聘选拔,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用性格测试,测试工具五花八门,我的看法是,性格测试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作为参考的逻辑是:

1.找出岗位适合的性格类型;

2.有效测评人格类型;

3.二者进行匹配;

不能作为决策依据的逻辑是:

1.任何一种性格都有可能在岗位取得成功;

2.性格是个参考维度,但不是唯一维度,还要考虑知识、技能、经验等因素;

3.胜任特质在招聘选拔中效度更高;

了解人性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而科学的路没有捷径。

希望这篇短文对大家了解自己和他人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