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於:郴州新聞網。郴州新網綜合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郴州頭條號,是郴州新網除了供求信息的第二大版塊,裏面網絡了郴州各行各業不同信息素材。關注郴州新網微信號點擊導航“。

經過5個月時間的籌備,5月4日,位於郴州市磨心塘路香雪橋下的香雪橋農貿市場正式營業。目前,市場內200多家攤位已在進行掃尾工作,市場開業後,可爲周邊4萬多居民解決買菜難題。

據瞭解,青年大道北側香雪橋下原爲臨時倉庫,是白鹿洞街道龍門池、青年路、香雪橋3個社區交界點,嚴重影響市容市貌,按市政府要求於2016年拆除後,留下的水泥空地約4000平米。對此,經郴州蘇仙區政府批准,2018年末,開始在此改造爲香雪橋農貿市場。

今年一月份,該市場進行了爲期半個月的試營業,又重新進行了升級改造。近日,記者看到,市場兩邊已新建了60多個簡易板房鋪面,市場內部也增加了排污槽,因爲地處香雪橋下,市場有天然遮雨優勢,且空氣流通,採光條件較好。目前,已經吸引力了200多戶商戶入駐,市場開業臨近,不少入駐商家正在進行開業前的貨架裝飾和衛生打掃。

“這一處農貿市場的建成可以爲周邊4萬多居民,解決買菜難題。” 香雪橋農貿市場負責人胡曉歐介紹,市場佔地面積將近4000平米,設立了家禽、水產、糧油、乾貨、自產自銷等區域。與此同時,他們還與郴州對口援疆的托克遜縣達成合作協議,每年將爲托克遜縣銷售2000餘噸當地特色農產品。香雪橋農貿市場的營業時間爲每天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惠及周邊磨心塘、錦泰、香雪等7個居民小組和華寧春城、陽光時代、君悅瀾山等10多個小區的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區域離附近最近的農貿市場有1.5公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買菜極不方便。因此,常常有菜販挑菜遊蕩、叫賣的現象,街道、社區、城管人員多次整治效果不佳,嚴重影響了郴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而香雪橋農貿市場專門規劃了400多平米的自產自銷區,不僅解決了附近居民的民生問題,也將補齊創文“短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