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石首市市长石必成等三名省人大代表出席湖北两会,向大会提出建议:

  关于将石首市天鹅洲纳入国家公园建设项目的建议

  案由: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石首市天鹅洲包含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湿地,其区位、规模及自然禀赋都具有打造国家公园得天独厚的条件。

  案据:

  一是天鹅洲地形地貌独特,代表性强。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自然截弯取直而成。故道呈新月形,环绕天鹅岛。天鹅洲湿地以故道水面为最低,平均海拔一般35m左右,最高点为38.44m,最低点32.91m,相对高差不大。一年一度的江水泛滥,加上洞庭湖的顶托,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形成大片的芦苇沼泽湿地。天鹅洲湿地总面积约6865.72平方公顷,是长江中下游保存最完美、最具独特性的故道湿地,堪称“原生态长江故道博物馆”。

  二是天鹅洲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条件最优。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199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麋鹿种群达1000多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1990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将石首天鹅洲湿地的白鳍豚保护纳入世界鲸类保护行动计划。

  三是天鹅洲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禀赋最好。一方面,植物资源丰富。天鹅洲湿地共有植物64科238种。从故道浅水区到沿岸洲滩逐渐向高处分布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沼泽植被及多种豆科植物。另一方面,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据统计,天鹅洲湿地共有231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观察到的鸟类有14目33科201种,兽类6目8科13种,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类2目6科l2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8种。底栖动物最高记录29种,其中寡毛类9种,水生昆虫5种,软体动物l3种,其他动物2种。底栖动物生物量为39.3 g/㎡,其中软体动物个体最大,生物量最高,占81.37%,水生昆虫的生物量占5.54%,寡毛类生物量占13.08%。此外,还有江豚、麋鹿、“四大家鱼”、 东方白鹳、黑鹳等珍稀动物。

  四是天鹅洲首开区建设已经先行启动,开发条件已经成熟。石首市已编制完成了《石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为加快天鹅洲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石首已与鄂旅投深度合作,于2017年成立了湖北石首生态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拟将天鹅洲打造成国家5A级、世界级湿地生态旅游区、世界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先期启动天鹅洲首开区建设,建设天鹅洲国家公园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建议:

  将天鹅洲湿地纳入湖北省国家公园创建项目库,督促鄂旅投将天鹅洲旅游开发纳入2018年重点工作,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水体治理上给予项目支持。

  关于确认石首老区为“革命中心地带”的建议

  案由:

  石首是全国1389个老区县(市)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湖北省政府和荆州市政府在“扶苏扶贫”问题上一直把石首作为一般老区对待,比洪湖、监利低一个等次。从石首老区的革命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来讲,石首应当与洪湖、监利齐名的老区“中心地带”。

  案据:

  石首是一片红色热土。大革命时期,石首学子在武汉成立旅省同乡会,接受斗争锻炼,1925年5月成立荆州境内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石首县新厂小组,革命运动走在湖北省前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首是湘鄂西苏区早中期的中心地带,1929年6月,鄂西特委在宜昌解体,周逸群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来石首活动。9月,在石首袁家铺,正式恢复中共鄂西特委, 12月,在石首横沟市成立“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后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1930年10月,洪湖军校迁石首焦山河,更名为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 11月,在石首城区组建新六军。

  1930年4月,中共鄂西特委机关从石首袁家铺迁驻石首调关镇,正式成立鄂西五县联县政府,9月扩大为湘鄂西特委、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将特委机关和联县政府机关从石首调关迁到监利县城。一个月后又将特委、联县政府机关由监利复迁至石首调关。石首成为湘鄂西苏区的中心。

  从1929年6月中共鄂西特委机关撤出宜昌,到1931年3月22日湘鄂西苏区首府调关失陷,在长达一年又九个月时间里,石首袁家铺—调关镇一直是湘鄂西苏区的指挥中心。领导苏区26县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形成以石首调关为中心、纵横千余里的赤色区域,主力红军发展到万余人。特委下辖26个县委,有党员2万余名。

  石首是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军封锁长江。石首古长堤成为转运南北物资入川的唯一水上通道。1943年9月,成立石公华县委、县行政委员会,在古长堤建立“两面政权”, 设立“维持会”“商会”, 古长堤客商激增到5000余户,常住人口5万余人。石公华税务分局在古长堤所征税款占鄂豫边区39县全部税收的一半以上,用于边区经济建设和新四军第五师军需开支,为完成新四军第五师对武汉日军的战略包围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成立中共石公华县委,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石公华抗日民主根据地孤悬敌后坚持斗争长达两年,消灭了日伪大量有生力量。

  石首是重要革命老区,暨有辉煌的革命历史,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省共有革命遗址3477个,其中100个以上的县10个,石首173个。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5.7万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英勇献身,石首31位县委书记、县长中,就有21位英勇牺牲,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多达3706人(无名烈士未记在内)。石首先后“三万儿女当红军”,这在湘鄂西乃至全国革命史上都堪称壮举。

  石首籍红军战士,成为红六军、新六军的主力,后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的主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并孕育了一批革命家和9位开国将军,还产生了5名党的七大代表。

  石首是“红军之乡”,是红军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是与监利、洪湖具有同等地位的全国党史资源大县。

  建议:

  把石首老区确认为全省老区“革命中心地带”,与洪湖、监利同一等次,享受“扶苏扶贫”优惠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