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增民)“水韵苏米,味稻天成”。11月29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七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在上海国际农业展览中心开幕。交易会期间特别举办了“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推介会专场,江苏省与上海市签署“构建苏沪粮食和物资储备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出席并为江苏好粮油样板店和首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金奖授牌。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夏春胜介绍说,江苏是粮食生产、流通和产业大省。2018年,全省稻谷总产量391.6亿斤,其中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二。两年来,“苏米”推动优质品牌整合,发挥质量标准的引领作用,较好带动了优质稻谷品种的种植和江苏大米市场的拓展。在2018年秋粮收购中,优质品种稻谷收购量达65.7亿斤,比2017年增加18.7亿斤。

这两年,江苏组织编制了“苏米”团体标准,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规范稻米种植、加工、稻谷、大米、质量追溯等环节的质量要求。江苏打造的“苏米”公用品牌,让老百姓吃米更加放心。如今,江苏大米不仅巩固了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传统市场,在上海市场占有率也由60%左右提高到70%左右,苏米的影响力、美誉度、占有率正不断提升。

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殷欧在致辞中说,上海是超大型粮食消费城市,全年粮食总需求量近600万吨,80%以上的粮源需要从国内采购和部分国外进口,广大市民对高端优质的粮食产品需求也日趋强烈。江苏和上海两地粮食产销区特征明显,优势互补,且地缘相近,交通便利,具有粮食产销合作的天然优势和良好基础。

经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友好协商,双方签署了“深度合作、资源共享,构建苏沪粮食和物资储备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长效合作协调机制一体化等方面加大合作。如在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一体化方面,双方支持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粮食和物资仓储设施利用对接,统筹利用闲置仓容,共享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储物流设施资源,在土地、政策、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为产业落地提供便利性服务,对两地投资合建的企业给予享受当地企业的优惠政策。

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苏粮联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储粮储备有限公司、上海好米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家苏沪粮食企业现场签约。

粮油市场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正对展馆大门,就是“水韵苏米”主展台,在琳琅满目的各类江苏农副产品中,“苏米”格外引人注目,前来观看和购买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来自30家“苏米”核心企业的上百个品种集中亮相,大小包装上都印有“水韵苏米”标记。

(本文刊登于2019年12月3日粮油市场报A01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