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1月15日電 (趙曉)“考古新發現——山東焦家遺址出土文物展”11月15日在山東博物館開幕。226件(組)文物集中亮相,展現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

本次展覽分爲“橫空出世”“東方之都”“禮制先河”“工藝流變”四個單元。圖爲公衆走進展廳參觀。 趙曉 攝

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本次展覽分爲“橫空出世”“東方之都”“禮制先河”“工藝流變”四個單元,展示了焦家遺址的基本概況、聚落結構演變歷程以及遺址埋葬方式所反映的舊時禮制。展品囊括了陶器、玉器、禮器、食器等器物,再現遠古工藝技術。

圖爲在焦家遺址出土的“山東大漢”的模擬畫像,吸引參觀者駐足。 趙曉 攝

“焦家遺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爲以城子崖爲代表的龍山文化找到源頭。”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焦家遺址考古項目領隊王芬介紹說,2016年至2017年,山東大學考古系在章丘焦家遺址發現了距今5000年的夯土城牆、護城壕溝以及祭祀坑和高等級墓葬,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爲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文明化進程提供珍貴史料。

展品囊括了陶器、玉器、禮器、食器等器物,再現遠古工藝技術。圖爲焦家遺址出土的玉指環。 趙曉 攝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副館長沈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焦家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五千多年前山東地區已有較高的文化發展水平,人們能夠合理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資源,製作工藝品,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生產模式。“希望公衆在參觀展覽時,不僅僅是欣賞精美器物,更要關注文物背後所隱藏的豐富信息,如先民的自然觀、藝術觀、精神信仰等。”

本次展覽是山東博物館“考古新發現系列”展覽的開篇之作,將持續至2019年2月15日。圖爲公衆觀看“焦家考古記”。 趙曉 攝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周曉波在致辭中表示,焦家遺址的考古發現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展覽彙集焦家遺址出土的最新成果,有利於豐富社會大衆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將以此次展覽爲契機,深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依託價值突出、內涵豐富的珍貴文物,廣泛傳播文物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和時代價值。”

據悉,本次展覽是山東博物館“考古新發現系列”展覽的開篇之作,將持續至2019年2月15日。(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