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步,2019年8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5%,增量資金約1199億人民幣。第三步,2019年11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20%,同時將中盤股納入,增量資金約2070億人民幣。

近日各大媒體報道,4月北上資金累計淨賣出金額近180億元,創A股“入摩”以來月度最大規模,也成爲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單月第二大淨賣出。此外,上週香港證監會對某內地銀行集團進行了經協調的現場調查,很多投資者擔心近期外資流出與之有關。

本人觀點是,外資配置A股是長期趨勢,堅定看好外資入場大趨勢,4月外資的流出更多是階段性離場,並非外資的系統性轉向。

一、外資配置A股是長期趨勢

3月1日MSCI宣佈將提高A股在其指數體系中的權重,最終方案較此前有所調整,整體略超預期。MSCI公告的最終方案共分三步走:1)2019年5月,將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從5%提升至10%,同時將創業板大盤股按10%比例納入;2)2019年8月,將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5%;3)2019年11月,將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20%,同時將中盤股按20%比例納入。

圖:A股納入MSCI進程及時間節點

根據測算,按照A股納入比例提升方案,第一步,2019年5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0%,同時納入創業板大盤股,增量資金爲1281億人民幣;第二步,2019年8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15%,增量資金約1199億人民幣;第三步,2019年11月,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提升至20%,同時將中盤股納入,增量資金約2070億人民幣。

今年三大指數帶來的海外被動增量資金分別爲910億、1025億、200億人民幣,共計2135億人民幣;假設主動增量資金實際增配A股的比例爲50%,則主動+被動增量資金規模約6405億人民幣。

二、A股投資者結構變化,外資佔比快速提升

根據持有股票市值佔比刻畫投資者結構,可以看到,2004年以來個人投資者佔比不斷下降,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在機構投資者內部,外資佔比近幾年持續提升,特別是2017年深股通開通疊加A股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之後。

圖:A股投資者結構變化

三、堅定看好大藍籌,這也是外資主要的配置方向

外資重配的銀行、食品飲料、家電等行業,和我們看好的方向一致。

2019年5月6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