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幸福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點在家庭教育上也是相似的,小編整理了68個高考狀元的採訪視頻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也許對各位爸爸媽媽們會有啓發。

親子關係:尊重、信任,像朋友一樣

學霸的背後都是一羣虎媽狼爸嗎?狀元們給出了相反的答案,談到父母和自己的關係時,他們這樣形容爸爸媽媽:“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父母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媽媽過於關注孩子,孩子學什麼、和誰玩、做任何事情都想插一槓子,她們的初心是好的,也都是爲了孩子好。

但是給到孩子的感受卻是:媽媽不信任我,不尊重我。孩子從父母這裏得到愛,關懷和尊重,就會覺得安全、信任、樂觀。

教育方式:榜樣的力量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爸爸媽媽會怎麼教導呢?

學霸們紛紛吐槽,爸爸媽媽很嘮叨,喜歡說教,但是以批評教育爲主,從來不打人;此外,父母本身會以身作則,做孩子們的榜樣。其中一個狀元說,父母從他讀小學開始,再也沒有開過客廳的電視,就是爲了不影響他學習。

這也是育姐反覆跟爸媽們說的,你對孩子說一千,道一萬,不如陪着他一起改變。

孩子最擅長的其實是模仿父母。你跟孩子說,去好好學習,自己卻在打麻將;你跟孩子說,專心看書,自己卻一邊玩手機一邊工作,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得進去。

成就優秀的孩子,首先成爲優秀的父母,這也是育兒的理念。

學習方法:海量閱讀與錯題本

狀元們都不贊成題海戰術,考試做題還是重在理解,題海戰術很容易讓學習變成討厭的事。

文科狀元提出了語文和英語的學習,重在語感,需要海量的閱讀來提升,在寒暑的時候,他們喜歡泡在圖書館裏看經典名著、讀英文原版的小說,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對語言的直覺,做起題來又快又準。

許多狀元都會準備一個厚厚的錯題本,上面是自己考試做錯題目的一個反思,通過對錯題的思考,往往可以舉一反三,下次考試就不會再犯了。

育姐看到,一個狀元高中三年竟然累積了三大本厚厚的錯題本,考試就是看誰犯的錯誤少,犯錯少的人才是贏家。

生活習慣:作息規律,熱愛運動

記者問一個狀元:“你平常玩遊戲嗎?”

他說:“玩啊,但我和爸爸約法三章了,只在週末的下午玩半天,其他時間不玩。”

育姐從後臺看到,很多爸媽都很苦惱,孩子愛玩遊戲怎麼辦?

這位狀元的做法就可以參考,每週約定一個時間,不要打擾孩子,讓他一次玩個夠。其他的時間,才能收心好好學。

狀元們都表示,生活的作息非常規律,哪怕是寒暑假也不會睡懶覺,而是選擇早起晨讀或運動,一位狀元表示“媽媽從來沒有要求我考第一,但是要求我把身體鍛鍊好,身體健康,快快樂樂是她最大的心願。”

溝通方式: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很多狀元也不是一直就學習成績好,一些人在高三以前一直排名中等,父母對他們的教育以鼓勵爲主,學習、考試、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都擅於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並大加讚賞,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讓孩子們更有力量去拼搏。

其中一個狀元回憶“有一次我考砸了,回到家拿着考卷給媽媽簽字,她非但沒有罵我還認真的把考卷看了一遍後說,有進步呀,上次考試出錯的那道題,這次就沒有再錯了,越來越好了。”

小編被這位媽媽的做法感動到了,能夠發現孩子的脆弱和失落,及時的給予正能量,好媽媽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而是孩子精神上的良師益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