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訊 “真是沒想到,我們兩個人居然調到一起工作了!”說這話的是會澤縣大橋鄉李家灣小學教師楊瓊英。不久前,她和同爲教師的丈夫羅正培結束了長達7年的兩地分居生活,她的心裏樂開了花。

楊瓊英、羅正培夫妻倆的家都在會澤,2009年大學畢業後,通過會澤縣特崗教師招考,楊瓊英被分配到會澤縣大橋鄉李家灣小學任教,羅正培則分配到樂業鎮馬廠小學任教。2010年結婚後,他們一直分居生活。“小孩三歲前都是我一個人帶在身邊,11個月大時,小孩突然發高燒,我一個人揹着小孩去離學校4公里外的衛生所打針,覺得好無助。”楊瓊英說,“小孩三歲後就跟着他爸在樂業鎮,我一個星期只能回去看一次,每次離開時,小孩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心碎,分居生活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力不從心。”

在會澤縣,有很多像楊瓊英、羅正培一樣的“夫妻園丁”,雙雙紮根三尺講臺,守護着鄉村學子,卻因爲工作常年兩地分居,過着“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些教師爲了家庭不得不離開講臺。

2017年,會澤縣按照總量平衡、就近方便的原則,對教師中夫妻雙方在不同鄉鎮任教的,在自願的前提下,通過跨鄉鎮調劑方式解決兩地分居問題,爲教師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解除後顧之憂。2017年啓動解決鄉(鎮)之間夫妻分居問題,對鄉(鎮)之間5年以上夫妻分居教師實行一次性解決,解決了47對鄉(鎮)之間夫妻分居5年以上教師調動問題。

有着同樣經歷的還有會澤縣大海鄉教師宋紅美。宋紅美大學畢業後參加特崗教師招聘被分配到大海鄉小學任教,丈夫在會澤縣樂業鎮中學任教,她每次去看望丈夫和孩子得坐三四個小時的車。2017年8月,“終於熬到頭”的宋紅美調入樂業鎮清水小學,結束了長達8年的兩地分居生活,終於與家人團圓了。

“今年申請登記的18對分居夫妻正在按照程序辦理中。今後將對分居5年以下的教師分批逐步解決,力爭5年內完成,讓他們更加安心工作。”會澤縣“搭鵲橋”讓分居教師團聚,調動了廣大農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爲教育均衡發展v注入了強大動力。

幸金正 茶麗娟

編後

一個人帶孩子的艱辛,孩子生病時的無助,分別時的難捨難分……會澤縣“搭鵲橋”讓分居教師團聚,真正抓在點子上,抓到關鍵處,實實在在地緩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困,爲教師解除了後顧之憂,調動了廣大農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體現了深厚的情懷。

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工作做到位,需要能力,更離不開情懷。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將羣衆當成自家人,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這纔是最真誠、最質樸的民生情懷,才能以實實在在的業績真正贏得羣衆發自內心的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