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轼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发出了为自己辩解的呐喊:"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提到苏轼,我第一个想起来的不是他的才华,也不是他的诗词,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东坡肉。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眉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为什么想起来苏东坡呢?因为相传东坡肉就是为词人所创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二十一岁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在欧阳修的推崇下,名动京城。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家喻户晓。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在三十四岁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自请到地方任职。四十三岁,因"乌台诗案"贬官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苏轼的心里,乐观心态是第一位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黄州,苏轼出游,遇到风雨,毫不在乎,他说自己"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就算被贬谪,苏轼也没有自怨自艾,感慨人生。苏轼却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的低潮,在逆境中自得其乐。

  其实之后的宋哲宗即位,他短暂的东山再起,却还是因为无法阿谀奉承,既不能溶于新党,也无法见谅于旧党,因此苏轼再次申请外调。先任杭州知州,后至惠州,最后竟被贬到流放仅次于满门抄斩低一等罪行的儋州。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每到一个地方,他事必躬亲,都做出了令人称赞的功绩。苏轼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发出了为自己辩解的呐喊:"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这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苏轼本人却又是乐观豁达的。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至于没有在逆境中失了本心。他用乐观的态度让自己的人生发光发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