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各家都会算算一年的理财帐,看看到底挣了亏了。实际上,和算数相比,更需要的是盘点一下自己的理财观念。观念一旦走入误区,亏钱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有些人钱越理越少,到底是为什么?因为在根子上就走歪了。理财有一个术和道的问题,观念对了,理财就是各种点正,十年房子大涨前买了房子,熊市最低点时进了股市,人民币贬值之前买了美元。要是观念错了,就是各种赶不上趟,技术再好都是白搭。

在各种理财观念误区中,最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的理财观念就是理财一定可以赚大钱。理财实际上是一个多层级、多目标的事情,最少要分三个目标。第一就是不让生活变得更坏,这也是最基础的理财需求,典型的代表就是购买保险。

很多人的家庭连重大疾病险都没有覆盖全,却热衷于炒股买基金买房子。结果家人遇上重病之后,一家人彻底返贫。买保险不是为了挣钱,而是锁定风险,一旦出现重大疾病或者灾难时,不至于家庭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所以,保险更准确说是一种消费。

一个家庭在做足了保险的情况下,才能计划理财的第二层级,也就是保值。面对通胀、货币贬值的压力,让自己起码跑赢CPI,不至于财富缩水。第三层才是增值目的,才是所谓的承担一定风险去挣钱。一味追求高收益,不做财富的配置和管理,理财不光不容易发财,大概率是越来越少。另外,这种人一般都贪多冒进,也很容易忽视本职工作和工资收入,原始积累很难做大,一辈子不太容易发大财。

第二种错误观念是,照搬照抄口诀,盲目相信一些法则,比如说“4321法则”、“80法则”、“双十法则”之类。实际上,这些法则都有固定的运用场景,很多人不求甚解,不愿意在理财上花时间,随便套法则,大多输多赢少。这种人归根结底,还是懒癌发作。

年末盘点:错误理财观念就是跳火坑,理财四大坑

第三种就是盲目崇拜精英经验,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罗杰斯、彼得林奇追随者。这种人一般看了一本名人传记,然后就把自己贴上什么价值投资者、趋势投资者的标签,根本不去分析这些名人到底是在什么环境下获得成功,名人的投资理念在自己身上有没有可复制的土壤。这种人一般理财鲜有成功,就算一时挣了钱,也会在不久将来亏出去,钱来得快去的也快,守财无术。

第四种误区就是,只要多实践就能做好理财。有些人认为,熟能生巧,只要去实践,就能挣钱,比如说大部分股民,比如说被E租宝、中晋理财坑的人。从中国股市八亏一平一赚的大数据就可以知道,绝大多数股民都是盲目实践,一辈子都在股市做韭菜。至于很多被P2P骗的人,大多都是被一个贪字击中,很少去思索这么高利息背后,到底做什么买卖才能维持住。表面上是各种尝试,各种尝鲜,但实际上是从来就没有脱离被人收割的范畴。理财是一个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为什么的活,多看少动,追求成功率,如果不明所以,摔倒一千次并不比摔倒一百次有优势。

年末盘点:错误理财观念就是跳火坑,理财四大坑

总之,钱难挣,屎难吃。虽然理财不用一日三省,至少也得一年三省下,看看自己一年到底犯了多少理财的大忌。整体来看,投资理财还是要坚持不懂不做,不熟不买的原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