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廢土電影中的殺戮只是表象,它們也不只是在關注地球保護和剖析人性,它們更深層次的,是在反思人類社會的秩序。難道廢土電影是災難片嗎。

  王家衛曾經指出:「電影的意義在於將生活的鏡子打碎,然後將碎片重新拼貼成另一面鏡子。好的電影要超越純粹視聽感性,去思考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

  一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地球的人都遭受了嚴重挑戰,美國Costco的「末日罐頭」套餐一度被搶購一空。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電影類型——「廢土電影」

  聽到「廢土電影」,你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呢?

  是漫天黃土?是災難降臨?還是末日破損?

  這些都是對的,它們,都是廢土電影中常見的畫面。

  或許你會疑惑,這些不是災難片的標配嗎?難道廢土電影是災難片嗎?

  不是的。廢土電影是科幻片的一個子類別。

  災難片講述的,是災難本身,它會用宏大的場面敘事,來告訴大家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發生的過程。

  災難片《2012》

  大家熟知的《世界末日》、《後天》、《2012》等,都是災難片的典型。

  《後天》

  而廢土電影,則旨在探討經歷巨大災難後,世界的一個狀態。

  廢土電影《雪國列車》

  當然,災難後的世界,在不同時間點會呈現不同的需求。而這,也就爲廢土電影劃分了兩個非常明顯的主題:

  一個是災後不久,探討人類的求生,這其中就關乎到人性的掙扎與抉擇;

  另一個則是災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如何找回之前破碎的文明,以及災後文明的重建。

  廢土始於二戰末,當時戰爭臨近結束,但日本傳來的兩聲核巨響,讓大家對核戰危機感到極大的恐懼。

  核爆炸

  人們意識到,在擁有了核武器後,之前只有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末日景象,不再是危言聳聽。

  面對強大的核威懾,各國開始限制核彈實戰,社會上也興起了一股對末日的反思,而廢土這個概念,也就在這時誕生了。

  中國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後來,廢土思潮也開始發展得越來越多元,人們對末世的想象也越來越多,並體現在衆多產品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遊戲。

  在上世紀末,EA公司出品了第一款廢土題材遊戲——《廢土》。

  它描繪了一個未來世界,人類經歷核戰爭,地球變得一片荒蕪。這個設定,正是廢土文化的核心。

  廢土遊戲的興起,自然也引發了電影中的廢土熱潮。

  1968年的《人猿星球》,是首次提及廢土概念的影片。它創造了一個末日世界裏進化鏈倒置的設定。

  男主角是一名宇航員,他和隊友在執行穿越時空的任務時,飛船發生了故障,因此墜毀在一個未知的星球。

  在這個星球上,主宰世界的是人猿,而人類成了他們研究的野獸。

  實際上,這個星球就是公元3978年的地球,人類本是主宰者,但人性的貪婪導致他們自相殘殺,幾近滅絕。人類與人猿的社會地位迅速發生了一個反轉。

  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鏡頭,是大海邊殘破不堪的自由女神像。在末日世界,人類文明已不復存在。

  《人猿星球》開啓了人們對廢土電影的認知,而最有代表性的,第一次完整表現出廢土電影的理念和世界觀的,則是《瘋狂的麥克斯》系列。

  這是以核戰後的世界爲背景的電影系列,雖然第一部只是提及世界的秩序在改變,公路罪犯開始氾濫。

  但第二部,卻是真真正正進入了廢土時代,爲大家呈現了一個人類像野獸一樣廝殺,文明凋零,社會無序的末日。

  那是個以燃油爲驅動且資源匱乏的社會。

  人們爲了擁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不得不殘忍的掠奪,末日就這樣籠罩在他們的上空。

  在影片中,那些鏽跡斑斑的鐵片和鋒利鋸齒所改裝的車輛,也成爲了大家對廢土電影最熟悉的畫面。

  當然,《瘋狂的麥克斯》系列最廣爲人知,也是最巔峯的作品是第四部《狂暴之路》,影片充滿着極強的真實感,瀰漫着獨特的末世美學。自始至終給人一種極強的腎上腺素的刺激。

  廢土電影也並不僅僅存在於美國,中國也有廢土電影。

  2015年的《一萬年以後》算是中國的第一部廢土電影。

  在片中,人類的生存環境惡化,資源枯竭,人類文明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洗禮,整個星球變得滿目瘡痍,正常的人類世界成了妖魔鬼怪的魔幻世界。

  暴力血腥、血光四濺的殺戮從未停止過,而這,也讓廢土電影中特有的破敗感和末世感更加強烈。

  當然,廢土電影也並非全部都是暴力、血腥、殘破的表現形式。

  比如宮崎駿的動畫《風之谷》,就充滿了小清新的畫風。

  它的設定是標準的廢土世界:人類對環境的過度開發和破壞,導致世界被蟲類統治,人類在夾縫中求生存。

  動畫中的人物爲了拯救世界,開始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所以相比較前幾部來說,《風之谷》更像是一部關於愛與希望的電影。

  它在向觀衆展現一個瘋狂卻純淨的世界,但這一切又並不妨礙它廢土電影的屬性。

  另外,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機器人總動員》,同樣也是一部溫和的廢土電影。

  在片中,地球因爲人類無度的開發和污染,變得殘破不堪,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選擇離開,但留下了一批機器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接連損壞,瓦力成了最後一名機器人,但有一天,他卻神奇的遇到一個同類伊娃,並一見鍾情,於是一個廢棄蠻荒時代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總動員》是廢土電影中爲數不多的歡喜結局。

  所以,廢土電影中的殺戮只是表象,它們也不只是在關注地球保護和剖析人性,它們更深層次的,是在反思人類社會的秩序。

  如果要問廢土電影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那大概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去思考現在社會的弊端以及類文明可能的走向,讓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居安思危,以此爲鑑,從而更好地面對未來。

  大家晚安!

  - THE END-

  你可能還喜歡:

  ▼關注公衆號「木魚水心」,

  讓電影豐富生活!

  關注公衆號後——

  回覆「王家衛」,查看王家衛的電影專輯

  回覆「侯孝賢」,看看“發現生活”的大師導演的作品

  回覆「周星馳」,查看星爺喜劇專輯

  回覆「陳凱歌」,查看陳凱歌電影專輯

  回覆「黑澤明」,查看黑澤明的電影專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