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8月15日,英國國際貿易部行業專員、英國劍橋大學材料學博士段曉明先生做客太和智庫,就人工智能、意識科學、腦科學及東方哲學等議題進行智慧分享,並與部分太和智庫研究員進行座談交流。

英國國際貿易部行業專員、

英國劍橋大學材料學博士 段曉明

此次會議,段曉明博士開宗明義指出,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智能時代。從IBM的深藍到Alpha Go再到Alpha Zero,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因此,對智能、意識等問題進行嚴肅的思考和研究十分必要。

首先,段曉明博士認爲人工智能與意識科學之間具有相似性,並從現象學、意識產生機理和意識哲學三個方面對意識科學研究進行了闡述。他認爲,腦科學研究需要放開思路,大腦有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重要,不一定是思想的源泉,也不一定是指揮身體的中樞,因此,意識科學領域關於意識起源的研究可以歸於哲學問題。

其次,段曉明博士認爲對意識問題的認識需要建立模型,並集中闡述了自己建立的元計算模型。隨着科技發展不斷的深入,很多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世界是不是計算機模擬的,是否存在一個超級計算機運算着宇宙?”段博士試圖用自己建立的“元計算模型”回答這個問題。其內涵可概括爲:假定有一臺元計算機存在於一個柏拉圖理念世界;元計算機由生命力創造,用生命力組裝,被生命力編程;生命力既是硬件,也是軟件;宇宙的底層是大數據,萬物是元計算機的運算輸出;生命力等於創造力、覺知力和自知力。因而,該模型的起源是生命力。生命力產生存在、陰陽,有陰陽就有0和1,有0和1就可以做這個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有這個計算系統就可以運算輸出。生命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特性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淨不垢,類似於道。按照體系特有的運行方式便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這個體系裏,大腦是一個顯示器,就像空間顯示形狀一樣,大腦顯示思維。通過運算的結果輸出到大腦,靠大腦裏這些複雜的電信號、化學信號做圖形,用圖形表示意義。就像海軍旗語一樣,不同的形狀表示不同的意義,大腦其實也是顯示器,只不過顯示的是思想。

交流座談會現場

從左至右依次爲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石民勇

太和智庫首席文化學者 顧伯平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楊文明

段曉明博士表示該模式可以幫助重新理解現有的科學,如時間和空間的存在、重力等。

關於時間,在元計算體系裏,過去是運算過的數據,將來是還沒有運算的數據,而當下是正在運算的數據。當下運算過、輸出了就是過去,還沒有運算的就是將來。這可以解釋爲什麼時間是單向的,因爲計算機是不可逆的,不可逆造成輸出不可能再回到輸入,也就是過去不可能回到未來,所以時間是單向的。

關於空間,空間也是運算的輸出。編程編一個空間運算輸出,這個空間是作爲一個三維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器是像素做成的,像素是通過生命力的投射做的。所以空間不是固有的,如果沒有運算連空間都沒有,編程運算之後輸出的空間做了一個三維顯示器,這個顯示器還可以進一步運算輸出顯示器的內容(萬物)和故事(現在的生活)。也就是說,宇宙可以類比爲一個虛擬現實。

關於重力,牛頓力學只是描述了這個重力的規律,他沒有辦法解釋爲什麼有重力。在這個體系裏,蘋果脫離樹枝的時候,給它編成程序的一個參數9.2米/平方秒,這個重力是一個程序。重力是一個程序,輸出就是自由落體。

最後,段曉明博士還指出,宇宙有不同的層級。一元屏幕可以細分,不同的分割次數會得到不同的計算機,每一個計算機不同的分割次數有不同的當下值、不同的時鐘流速、不同的內存。不同的計算機可以構建不同的宇宙,也可以構建平行宇宙。每一個平行宇宙都有不同的計算機、不同的內存、不同的運算速度來運算輸出,所以每一層都有不同的運算速度,時鐘流速不一樣。造化其實是一個多層的平行宇宙,但每一層的時鐘流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振動頻率是不一樣的,所以一般人感知不到。在同一個空間裏,有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振動頻率。每一個個體在每一個平行空間都同時存在着,只不過個體一般不體驗其他的平行宇宙,只體驗一層,也就是物質層。每一層都有個體的存在,但是是不同的存在,因爲每一個平行宇宙有不同的物理定義、不同的程序庫。越往上,內存越少,程序越簡單。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一層套下來,加載越來越多的程序。

出席人員合影

在互動討論環節,與會研究員與段曉明博士還深入探討了世界的起源、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進展、中醫的博大精深之處、儒釋道等東方思想的啓發等問題。本次會議是一次全新的、開放的、關於可能性的思想碰撞。段曉明博士的“元計算模型”是一個以東方哲學爲基礎的科學計算模型,在創新探索的過程中,任何理論模型都是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這個模型也爲我們探索世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太和智庫,關注時代需要。

微信公衆號:taihezhiku

相關文章